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41794185

大小:86.0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02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硬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超硬材料项目背景立足当前,我国在一些重大领域和项目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展望未来,我国的装备制造还需整体向高端攀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全面推进;尽快在全国形成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指引、全民推动、成果示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发展也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竞争力,依托“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已成普遍共识。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下,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支持力度之强大、指导方向之明确、任务目标之具体,前所未有。全社会凝神聚力,共同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氛围已然形成。二、项目名称及承办

2、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超硬材料生产建设项目。超硬材料是指硬度可与金刚石相比拟的材料,目前使用的超硬材料主要是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行业包括单晶超硬材料行业(单晶金刚石立方氮化硼材料)和复合(聚晶)超硬材料行业,而复合超硬材料主要是指以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单晶超硬材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金属或非金属粘结剂通过超高压高温烧结工艺制成的聚晶复合材料,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地质、石油、煤炭、石材、木材、建筑、汽车、家电、电子信息、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与传统硬质合金相比,复合超硬材料在硬度、摩擦系数、加工精度与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单晶超硬材料相比,复合超硬材料晶粒呈无序排列,

3、因此其不仅具有单晶超硬材料所固有的卓越性能,还具有在不同晶面上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有较高一致性的各向同性优点以及在生产制造中的一些优良特性,其对于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精度等方面也具有更高的要求。(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洛阳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洛阳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洛阳,古称斟鄆、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世界文

4、化名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先后有十三个正统王朝相继在洛阳建都,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历史上洛阳先后6次进入世界最大城市之列。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截

5、至2015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洛阳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国际旅游名城,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该《规划》将洛阳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洛阳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6761.

6、70平方米(折合约85.10亩),净用地面积56761.7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5.1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超硬材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超硬材料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7.55%,建筑容积率1.2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7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22.64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U!'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绿色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资源、能

7、源和环境约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来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坚持结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