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D:41874381

大小:583.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9-04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1页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2页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3页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4页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简单”——仅考察“产品市场”13-2§13.1均衡产出最简单经济关系:二部门经济没有政府,没有外贸,消费和储蓄都发生在家庭,生产和投资都是厂商行为。进一步假定企业投资是自发或外生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价格不变假设:需求决定收入的条件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定律)。13-3消费决定(均衡)产出13-4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

2、:y=c+i注:式中字母小写表示剔除价格变动的实际总量。yc+i450直线上任一点均有y=c+i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Ey=300300300c+i=3000均衡机理与非计划存货均衡条件:非意愿存货为零;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13-5yc+i450·Ey=300300300c+i=300UI>0UI<00符号辨析y,c,i分别为实际产出、消费和投资;Y,C,I分别为名义产出、消费和投资。计划投资等于储蓄均衡条件y=c+i意味着c+s=c+ii=s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达到均衡。计划投资+非计划投资=储蓄等于013-7均衡小结总产出等于总需求:y=

3、c+i非计划投资等于0计划投资等于储蓄13-8§13.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消费决定产出,什么决定消费?消费如何决定产出?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13-9凯恩斯指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因此,一般把消费量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两个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MPC=Δc/Δy——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c/y

4、13-10基本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存在收入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13-11消费曲线Ec=y0<<1注:为自发消费,y为引致消费。13-12消费函数小结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2.APC>MPC,这是因为即使收入为零,也会有基本(自发)消费。3.消费和收入的关系:c>y,APC>1;c<y,1>APC>0;c=y,APC=1;0<MPC<1.13-13二、储蓄函数: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关系):s=s(y)边际

5、储蓄倾向:MPS=Δs/Δy平均储蓄倾向:APS=s/y13-1413-15线性储蓄函数:假定MPS不变(对不变应的MPC)——s=y-c,——c=y,——则:s=y-(y)=-(1-)yySo-/(1-)13-16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二者之和等于总收入。互补关系:APC+APS=1MPC+MPS=lyc,sos=-+(1-)y-y0=/(1-)450c=+yE13-17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均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且APS

6、并非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需考虑如下限制条件:国民收入分配政府税收政策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这是西方消费函数最简单的形式,通常被称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13-18§13.3关于消费的其它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提出;认为消费者受自己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消费;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即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棘轮效应(ratcheteffect)”,“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13-19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

7、安尼(F.Modigliani)提出;强调人们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其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的最佳配置;C=aWR+cYL总消费和总储蓄会部分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当有更多的人处于储蓄年龄时净储蓄会增加13-20永久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指出政府想通过增加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都用来增加消费13-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