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ID:41887080

大小:318.17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04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时空处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屮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在民主法制、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空坐标]政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II民族区域自治制度IL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苏联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阳内瓦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中美关系正常化、中

2、日建交]时空坐标过渡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1949年:1953年经济文化:

3、“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6年I1966年1976年中共八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年A“文化大革命•'根源厂左”倾错谋"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政治时空坐标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教育的挫折“双百”方针新社会新风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一届三「1经济体制改革中全会J对外开放一邓小平理论思想44三个代表”吏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体感知]政治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4、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经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开展“一五”计划过程小,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外交I—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恿租1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

5、成果。五]—新中国成立后,在核能、航天技术、讣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三大高考能力培养I识记理解应用逐级突破考点1丨新屮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与曲折历程[识记一基础知识梳理]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1)背景①军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②政治: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屮全会在西柏坡召开,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基本政策和总任务。(2)筹备一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召开:1949年在北平。②中心议题:筹建新中国。

6、③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⑷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的具冇独立主权的国家。②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人民民主政权。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屮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内容:大会通过了《屮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7、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初步确立1949年,第一-届屮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4.民族区域口治制度的确立依据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施①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

8、赠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②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意义①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②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易误警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屮国的一项基木政治制度,而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3)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