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

ID:41900714

大小:4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_第1页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_第2页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_第3页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_第4页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二单元 板块命题直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下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为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2)分别说明图中两条运河的名称及地理意义。解析:图甲是埃及,图乙是我国沪宁杭地区。第(1)题,埃及石油资源丰富,但市场需求量小,主要是原油开采、出口;沪宁杭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是进口、加工为主。第(2)题,图甲中运河为苏伊士运河,主要是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图乙中是京杭大运河,历史上主要是南北水上交通线,现今承担南水北调的东线输水通道。答案:(1)甲区域主要发展原油开采(原油大量出口国际

2、市场,石油加工工业不发达)。原因是该区域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且由于独立前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统治,工业基础薄弱,市场需求量小。乙区域石油化工(加工)工业发达。原因是该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基础好;市场需求量大。(2)甲图中的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沿岸与印度洋沿岸之间的航程。乙图中的京杭大运河,从历史到现在均为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线,如今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上的输水通道。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自古以来,甲地区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从秦汉时代,该地引水灌溉

3、,盛产米粮,被誉为“新秦中”。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改造历代的灌溉渠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至今,该地仍留有“唐徕渠”“汉延渠”等名称。(1)乙地区主要农作物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地区农业水源条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两地区农业灌溉应采取的措施。(4)分析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中温带内陆地区多种植小麦。第(2)题,根据地理位置推断乙地区水源为祁连山冰雪融水,而甲地区水源为

4、黄河水。第(3)题,面对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本地区应“开源、节流”,培育耐旱品种等。第(4)题,干旱地区的绿洲和灌溉农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蒸发强导致的盐渍化问题;同时,干旱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会引起荒漠化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答案:(1)小麦、瓜果、甜菜等(两点即可)(2)甲地水源为黄河水,乙地水源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3)借鉴历史经验,应加强农田灌溉系统的建设;伴随水资源的减少,应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培育耐旱品种,改进灌溉技术等。(4)引水灌溉易产生土壤盐渍化问题;破坏草场植被易产生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应

5、加强农田排灌系统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变农业结构,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等。3.(2012·广州模拟)喀斯特与黄土、沙漠、寒漠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材料1: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2: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3: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故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为我国喀斯特

7、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第(2)题,读材料1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由材料2可看出,最严重石漠化出现在南坡,这与降水、温度、植被覆盖状况等密切相关。第(4)题,由于人口增加,人类生存空间扩大,对环境压力增大,加速了石漠化问题;应着重控制人口数量,使生态环境向良好状态发展。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2)35° 10° 10°~30°(3)南坡。南坡是迎风

8、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