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

ID:41925385

大小:145.4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5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_第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科学》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要点班级:姓名:第1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6、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7、制

2、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o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14、森林能净化空气,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15、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牛物都需要空气。(空气)是牛命之源。16、(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被污染)的空气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17、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18、焚烧垃圾也会产牛大量黑烟和有害物质。19、焚烧塑料所产牛的(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

4、第2单元冷和热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4、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5、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6

5、、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7、(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8、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9、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

6、积)。11、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1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13、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14、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603年造出空气温度计。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1

7、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19、(云)、(雾)、20、(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24、水有(

8、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第3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