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

ID:41947667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5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_第1页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_第2页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_第3页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_第4页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教学设计一、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二、课例名称:《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三、执教教师:刘金玉四、指导教师:李忠五、课型:活动型学习六、年级:六年级(下册)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文里介绍的古代科学家有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明朝时期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古代的文化名人有春秋吋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了,春秋吋期的军事家孙了,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唐朝的诗仙李白等。课文里还介绍了这些名人的杰出贡献,如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定地震可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推

2、算出了圆周率,李时珍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孙子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司马迁写成了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史记》等。课文里介绍的古代建筑有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通过木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文化和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就,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述几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二)教学理念:把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彼此联系,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中国古代文化

3、的博大精深。(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文化和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就,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述几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文化和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就,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述几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

4、地位。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四)板书设计:科技文化建筑(五)教学环节:活动一:从地震到地动仪教师活动:和学生自由谈话,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你了解多少?让学生思考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说说。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生拉近距离。教师活动:启发学生设想:怎么样才能减轻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活动:介绍张衡其人。学生活动:专心听讲。教师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地动仪的发明有何意义和地位?学生活动:

5、介绍地动仪发明的意义和地位。设计意图:把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彼此联系,让学生切实明白地动仪的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活动二:推算圆周率的人教师活动:出示祖冲之头像,引导学生说说你对祖冲之了解多少?学生活动: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祖冲之的简单生平。教师活动:解释圆周率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圆周率的含义。学生活动:专心听讲。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推算圆周率。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尝试推算圆周率。感悟、体会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在世界数学领域的地位。教师小结:

6、祖冲之精确地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1000年以后,阿拉伯的数学家才超过祖冲之的水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推算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明白成功属于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活动三:李时珍和《木草纲目》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中医中药。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了解的屮医屮药。教师活动:教师讲解中医药在世界医学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学生活动:

7、学生交流收集到有关李时珍的生平资料,了解《本草纲目》编写的艰辛。教师小结:《本草纲口》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活动四:我最感兴趣的科学家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古代科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为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从他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到了什么东西?学生活动:同学相互交流,分享收集、整理的学习成果。活动五:了解孔子、孙子、司马迁1・师生共同交流孔子、孙子、司马迁的生平。2.谈一谈对《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的了解。活动六:了解古代的建筑1.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神奇的

8、古代工程图片。2.根据学生准备的有关长城、秦俑的资料,选派学生当导游,介绍长城和秦俑。3.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其他古代建筑。活动七:课后拓展延伸:1.制作“回首长城,爱我屮华”手抄报。2.利用班会开“光耀史册的文化名人”故事会。八、教学反思:《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这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自己收集更多的有关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方面的资料,学生完成的很出色。课文里介绍的古代科学家有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明朝时期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古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