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

ID:41984114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5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_第1页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_第2页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_第3页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_第4页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农村宅基地存在大量闲置荒废,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土地整理以节约出更多的土地用到恢复耕地或者生活其他方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为土地的大量闲置,出现了“一户多宅",空心村”,“小产权房”,“农民上楼”等各种新名词,虽然针对其中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可是宅基地的闲置是有增无减,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宅基地相关法律细则不够完善。同时,新农村中的“中心村”的位置确定,实际规划,资金状况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中心村建设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

2、题的研究,找出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关键词:宅基地;“一户多宅”;“空心村”;“中心村”;宅基地使用产权引言随着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建设等各方而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也是最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于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3、,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的发展方向,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农村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是农民的迫切需求。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同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然而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人地供需矛盾紧张,如何进行土地整理以节约土地来发展经济,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保持总的耕地而积不减少,节约一些土地来发展农业以外

4、的畜牧业,旅游业,工业等等。那么这些土地哪里来呢,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宅基地,这个农民从古至今赖以生存的土地上面来。当然宅基地的规划也是新农村城镇规划中必要的一部分,例如“空心村”、“一线到底村”、“一户多宅”等等各种现象也是需要整理改革的。但是在如今房价飞涨的年代,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的宅基地,多岀了些“增减挂钩”、“置换房产”、“农民上楼的负担”、“小产权房”等等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宅基地如何整理,如何保持耕地面积不减少以节约土地,规划目前的状况如何,问题又多出现在哪里,又将如何解决,本文将从以上方面进行论述。

5、1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村镇(宅基地)规划的现状在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管理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国计民生问题。1.1宅基地的含义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通常农村宅基地包括房屋的地基、仓房、庭院、厕所、畜牧圈、沼气池、柴草垛等用地

6、⑴。1・2我国宅基地规划的现状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全国的宅基地利用做出普查,只能通过前人已有的数据来反应如今的规划现状。关于我国宅基地实际人均利用状况,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省自治区人均农居点用地均超过300平方米,内蒙古自治区人均点甚至超过了400平方米。为国家规定最高限指标人均150平方米的2-3倍⑵。截至2004年底,江苏省居民点用地平均达184.18平方米,超过国家最高标准(人均150平方)30多个平方,更是远远超过了江苏省确定的人均100平方米的标准。城市中除无锡等8个城市在最高限以下,其他城

7、市均超过国家标准线⑶。我省平舆县,居民点1597&44公顷。人均居民点面积191.43平方米,超出国家标准55.85%,经济发达村空户率30%。贫困村的空户率达到20%-25%[1:o而在我省义马市,20个行政村,农户12509户,其中80%以上的农村宅基地面积超标,超占面积累计650亩。且有11个行政村的26个自然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空心村”,村内空闲地及可改造的零散村庄用地近900亩。而治理后可利用的土地在600亩以上⑸。其他省市的人均居民点也多有超标。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1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

8、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从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超占浪费严重,农村宅基地土地集约利用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项历史任务,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