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

ID:42020716

大小:68.1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6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二、三、四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数一数(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彖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挂图、配套光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呢?你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吗?(指名说)老师

2、想,小朋友也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是不是?揭示课题,出示挂图。二、新课展开1.初步感知。(1)提问: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3)教师描述情景。(在儿童乐园里,有滑梯,有秋千,有木马……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2.看主题图数数。(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1.总结方法。(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3、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2)教师小结。2.按顺序抢答。(1)根据图意找用1、2、3……10表示的东西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好!逐步出示10幅片段图。(2)白己看着10幅图说图意。3.用点子表示个数。(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那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

4、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三、巩固练习1.门票游戏: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2.套圈游戏:手套上有儿个点子就在手套上套儿个圈。3.找数活动: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四、全课总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板书设计:实践活动:找一找我们班级里、学校里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爸爸、妈妈交流)教学内容: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

5、上册第4、5、6、7、页)教学目标:1.经历对活动场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屮的数学。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杲。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方法。教学准备:挂图、配套光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一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游览了儿童乐园,在那里数了物体的个数,知道了数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到一所农村小学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6、)这是一所美丽的农村小学一角。请按照一定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不再数图屮物体的个数,将用另一种方法来学习数学,那就是“比一比”。(板书课题)二、新课展开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t短、高矮。(1)豆角、青菜和茄子都给小朋友们提出了问题,(读题)自己比比看。(2)同桌相互说说比较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3)交流反馈。(指名说)1.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氏短与

7、高矮?请同桌之间讨论一下。(2)组织小刖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杲的认识。教师出示一枝铅笔,提问: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反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做“想

8、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白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想一想,这两条路哪一条近?如果让你来选,你会走哪一条?你是怎样想的?3.做“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充分看图,说一说有什么好办法找出最长的线和最短的线。(2)集体讨论,教师强调每个小方格都是一样大的,讨论交流得出:用数方格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