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

ID:42047346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_第1页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_第2页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_第3页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_第4页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43例病材分析罗泽(河南许昌市公疗医院河南许昌461000)【中图分类号】R5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08-02【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年3月43例脊柱结核患者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骨质破坏43例,骨密度增高39例,椎间盘破坏30例,椎旁腰大肌脓肿或软组织肿块26例,附件受累12例,死骨形成36例,椎管狭窄19例。结论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脊柱结核CT诊断分析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中最为多见,发病率约40%,CT由

2、于其横断位图像结构清晰,分辨率高,能显示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轻微骨破坏,清楚显示病变累及范围及程度,在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现将木院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经CT检查诊断,并经临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43例脊柱结核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43例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14〜62岁,平均29.4岁,其中20〜30岁24例,占发病人数的55.8%;病程:LOd〜20年。1.2症状和体征腰背痛38例,有低热、盗汗、乏力、血沉快等结核中毒症状21例,合并其它部位结核病19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8例。1.3扫描方法采用siemenss

3、omatomsensationl6排螺旋CT机,根据X线摄片病变部位或临床检查提示病变部位,扫描层厚2.5mm或5mm。2结果2.1病变分析胸椎13例、腰椎23例、颈椎1例、胸腰段4例、腰舐段1例,未见单纯椎弓结核。以胸腰椎最为多见。单椎体病变15例,多椎体病变28例,最多累及5个脊椎,又以2个脊椎损害为常见。共累及74个椎体。2.2CT表现脊柱结核主要CT表现为多发,形态各异之骨质破坏,骨密度改变,可合并椎间盘破坏或退变,常见椎旁软组织肿胀及寒性脓肿,少数椎弓及椎体附件受累,后期可见不规则死骨形成,椎管狭窄等。(1)骨质破坏:为最主要的CT表现,4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常见的破

4、坏类型有虫蚀状、溶冰状、洞穴状、局限溶骨型及碎裂型。较严重病例骨破坏类型常混合存在。人范围破坏区中常散在多发分布小片状、沙粒状死骨,破坏区边缘部分骨质硬化,各病例之死骨分布无明显规律,有时甚至整个椎体呈碎裂样改变。破坏区位于椎体中前部31例,前后部均见累计9例,单纯累及后部4例。⑵骨密度增高:39例,骨破坏与局部密度增高呈间杂分布或混杂密度区,也可表现为破坏区边缘骨质硬化。(3)椎间盘破坏:29例,共37个椎间盘,受累椎间盘表现为膨出及内部密度不均,椎间盘局限性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所有椎间盘受累者椎间隙均不同程度变窄,僵硬。(4)腰大肌附近可见脓肿或软组织包块:26例,胸椎结核脓肿位

5、于后纵隔椎前或椎旁,脓肿常向两侧延伸,表现为椎体周围低密度影,腰椎结核脓肿则形成单侧或双侧腰大肌脓肿,位于椎前时主动脉向前移位,脓肿密度低于邻近软组织,CT值为10〜20Hu,脓肿内多见斑片状、沙粒状钙化,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脓肿边缘和范围。并能区分脓肿和肉芽肿。CT还可明确椎旁脓肿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如腰大肌脓肿可以将肾脏向上、向外推移,牵拉肾血管和输尿管进而影响肾功能。其中腰大肌脓肿18例、胸椎间及旁脓肿8例、咽后壁脓肿1例,椎旁脓肿与软组织肿胀及肿块同时存在13例。⑸附件受累:13例,表现骨小梁失去正常结构,密度不均,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未见单纯椎弓结核。(6)死骨形成:38例

6、,椎体破坏区内是多发不规则死骨,CT值210〜440HUo⑺椎管狭窄:21例,系由椎体后部骨质破坏病变组织向椎管内凸入压迫脊髓。本组病例椎体后部破坏相应部椎管前缘见低密度,软组织密度影,其中可有少量细小死骨影,CT值分别为14〜23Hu、28〜59Hu、220〜389Hu,有占位效应,脊髓便膜囊前缘可见压迹。3讨论脊柱结核多见于20〜30岁,也有报道50岁以上者[2]。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病变部位腰椎最常见,胸椎次之,紙尾椎和颈椎少见[3,4]。可多椎体受累,少数呈跳跃性改变,人多数病例结核中毒症状较轻微,疾病进展也较慢,或只单纯表现为下肢酸困、低热。部分病例因其它疾患行CT检查而发

7、现。HRCT(高分辨CT)扫描可发现普通X线平片难以发现的病变区域骨质破坏细节,同吋对相关骨科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优势。骨关节结核大多继发于全身其他系统结核(最常见为肺部),其中脊柱结核占40%〜50%。引起脊髓压迫者约占10%-20%,近年来全体人群结核发病率有所冋升,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源性传播,病理改变为普通的增殖,液化,纤维化反复进行过程后干酪样坏死产生骨质破坏。髓腔多次充填以及骨质修复,死骨间断形成,干酪物质和脓液汇集在椎体骨膜下,液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