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文化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

ID:42049464

大小:2.35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07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_第1页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_第2页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_第3页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_第4页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戏曲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若干年来,戏曲理论界对戏曲本体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创获。许多论著不仅提示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征,而且进一阐释传统戏曲的深一层的特征,如综合性、节奏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这些认识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戏曲图片1、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与个性1、以歌舞演故事2、远离生活之法3、超脱的时空形态4、虚拟手法——舞台结构之核心2、民间文艺哺育了中国戏曲1、古代歌舞的长久浸润2、说唱艺术—

2、—为戏曲铺就的文学土壤3、终于结出戏剧之果3、戏剧史上的黄金岁月1、元代戏剧2、明代戏剧3、清代戏剧4、进入新世纪1、京剧称霸与人格荟萃2、新剧种的兴盛壮大3、时装新戏和连台本戏4、又见大手笔5、老树新花6、不疲倦地回顾历史7、将现实转化为戏剧5、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1、戏剧化的歌舞表演2、程式化的表现3、角色行当体制4、程式、基本功、特技6、别具风采的戏曲音乐1、戏曲音乐的特性2、戏曲音乐的构成3、戏曲音乐的革新及发展7、从演出场所到虚构的世界1、独具特色的观演场所2、独特手法的人物造型3、独特风格的景物造

3、型《中国戏曲文化》打通了史与论的界限,对中国戏曲既作了历史性的考察,也作了理论性的探索,涉及了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可成一家之言。在戏曲史论研究领域中建立了新的视角,具有开拓意义。中国戏曲文化的主要特点1、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

4、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中国戏曲的特点还包括1、综合性2、程式性3、虚拟性4、历史性中国戏曲的五大剧种1、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2、评剧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

5、,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3、豫剧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

6、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4、越剧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5、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

7、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在五大剧种中,京剧被誉为国粹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