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ID:42079899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蚕姑娘教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蚕姑娘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总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蚕吗?有谁愿意讲一讲你见到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呢?(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2、师板书课题。蚕姑娘主书空

2、并说笔顺3、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听清字音及句子的停顿,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待会要大家和老师比赛,看谁能超过老师。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课文读的和老师一样好呢?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字词关。2、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牛字词①自由拼读②指导重点读音,“裳、嫩”的读音③指名拼读,相机纠正读音,普遍错课多纠正儿遍。④齐读师:我们会拼读了,去掉拼音小帽子述会读吗?3、多媒体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①师领读一遍②口由读③同桌互查互交生字词④开火车读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1、自由读课文,完整地、充分地读两遍以上。出

3、示要求:①读准字音②不添字不漏字③声音洪亮2、默读标画自然段①指名回答这篇课文有儿段②师出示标准答案(提醒标错的小刖友更正)(-)分段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学生读(如冇读不对,请一位小老师教一教,让其再读反复指-正直到会读)①预设:容易多措的字词(出示):旧衣裳口嫩桑叶茧子乂黄乂瘦②反复纠正拖腔或顿读现象。2、重点指导长句子,标画断句。注意运用范读和领读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11”蚕姑娘。3、检查读,师相机指导纠错。四、重点精读,感悟情感,读出情感(一)学习第一口然段1•指名读第一口然段2•这一口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口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

4、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3.小结:读了这一口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4.齐读笫1口然段。(二)学习第二口然段1•指名读第二口然段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预设:(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來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捉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醍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仏蚕眠)蚕眠共有四次,

5、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豊3小结:读了第2口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4齐读第2口然段。(三)学习第三口然段1・指名读第三口然段。2.这一口然段和上面第2口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预设:(“乂黑乂小讨奂成“乂黄乂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悄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卩:又黃又瘦)述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乂”)对,这里用“乂”表示第二

6、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4.指导背诵。乂的蚕姑娘,吃了儿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卞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指两名读四五自然段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而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乂黄乂瘦”换成了“乂口乂嫩”和“乂口乂胖”;“变成口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3.齐读第4、5口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4.指导背诵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

7、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FIH衣裳,换上新衣裳。醍了,醍了,从此一天天发—(五)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1.笫6自然段。(1)指名读。(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了比作什么?(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程了,程了”,要写“成了,成了”?预设:(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了真漂亮。”这旬要怎样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