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

ID:42087627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_第1页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_第2页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_第3页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三及模拟试题(48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956年秋,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实验。1958年,该实验停止。2、2000年3刀,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冇全日制初级屮学语文教学人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3、语文应用能力主要有: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4、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冃标服务。5、语文教学冃标表述必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6、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7、口

2、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人的发展的需要。8、教学语文知识的原则是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注重言语情境。9、谈话是指说与听在共同创设的语言情境相互应答的活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语题灵活,语句松散等。1()、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涉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处理作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等方面。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每小题1分,共5分)1、学牛的A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A、个性B、参与性C、独立性D、自主性2、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A、以学生为主体B、

3、以学生为中心C、以人为木D、以学生为主导3、口语交际教学冃标具有C三个特征°A、发展性、创造性、操作性B、发展性、整体性、实践性C、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D、科学性、整体性、操作性4、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技能的掌握具有_A_上升的特点。A、循环学习、螺旋式B、深入学习、渐进式C、不断学习、螺旋式D、反复学习、连锁式5、操作“读解段落的心智技能实践模式”是指导阅读的知识,属于B知识。A、策略性B、程序性C、联想性D、陈述性三、解释名词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四书,是《大学》、《屮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

4、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2、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总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3、跳读,是一种专为寻找主要的、有用的、或是口己感性趣的信息而进行的跳跃性阅读。读者不逐页地去扫描书文,而是以标题、段落首尾旬、关键词语、图表等为注意的重点。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为实践。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哪些新的价值观?(1)体现了新的知识观。(2)体现了新的学生观。(3)体现了教学同生活的联系

5、。2、诊断性教学评价的冃的是什么?(1)为了设计一种可以排除障碍的教学方案。(2)识别那些高出或低于零点的学生,便于把他们分置在最有益于发展的教学序列小。3、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1)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2)依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依据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掌握的程度。(4)依据教师对学生认知状况的把握。4、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1)所提问题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2)所提问题应当具有针对性。(3)所提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4)对学生的回答应给子及时的反馈。(5)不要使学生处于连续的“被追

6、问”状态。五、教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仔细阅读下而一篇文学鉴赏习作,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攀登科学高峰的引路人《屮国的居里夫人一吴健雄》一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当代科学女强人的故事,以人量翔实的资料表现出其孜孜不倦的求学历程及勇于开拓的科学梢神,字里行间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激励每一位读者迈开探索科学真知的脚步。居里夫人是一位为人们熟知的伟大科学家,《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一书将吴健雄与居里夫人相类比,突出地反映了她在物理领域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易于理解,更深刻地体会到吴健雄女丄在科

7、学处标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居里夫人一吴健雄》给人一种光明感,读罢掩卷,心头会升起一种攀登科学高峰的欲望,强烈的刺激着读者的神经。这是一本好书的标志,它或许会改变某人的人生冃标,使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中国的居里夫人一吴健雄》的好处。(1)这篇鉴赏习作与作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共鸣?①共鸣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甜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②读者从开始阅读之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情感的涌动,情感始终参与于阅读Z中。③共鸣状态的产生,说明作品木身具有极其强烈的

8、艺术感染力,也说明读者白身具有某些与作品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2)为什么说阅读是读者一系列精神活动的纪实?①读物所负载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都是粕神的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