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

ID:42139354

大小:4.44 MB

页数:193页

时间:2019-09-08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_第1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_第2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_第3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_第4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课件(高等主干)张晋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法制史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中国法制史主编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夏商周第一节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第二节夏商法制概况一、主要法律渊源二、行政管理体制三、刑事法律内容(一)刑罚体系(二)主要罪名(三)刑罚适用制度四、司法制度特色第三节西周立法概况一、“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二、制礼作刑的立法活动(一)周公制礼(二)吕侯作刑三、法律形式与礼刑关系(一)法律形式(二)礼刑关系第四节西周的行政立法一、宗法等级制度二、国家行政体制三、行政管理制度第五节西周的民事立法一、所有权二、契约三、婚姻制度(一)婚姻

2、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婚姻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则(三)婚姻必须履行“六礼”的聘娶程序四、家庭继承制度第六节西周的刑事立法一、刑罚体系(一)死刑和肉刑(二)赎刑(三)圜土之制(四)嘉石之制二、刑罚适用制度(一)三赦之法(二)三宥之法(三)疑罪从轻惟赦制度(四)同罪异罚制度第七节西周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的设置二、狱讼形式的划分第七节西周的司法制度三、司法审判的原则(一)创立“五听”的审讯方式(二)注重运用各种证据1.原被告双方的口供及“盟诅”誓言是最重要的诉讼证据2.在口供之外,西周的诉讼审判活动也注意运用证人证言和物证、书证等其他证据(三)

3、要求司法人员依法判案(四)禁止司法人员的“五过之疵”(五)重视司法人员的选拔任用四、监狱管理制度第八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变革一、社会基础的变动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二、各家的法律思想与法制主张(一)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思想(二)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三)墨家的“兼爱”、“尚贤”、“尚同”思想(四)法家的“法治”、“重刑”思想1.“事断于法”,“刑无等级”2.“行刑重轻”,“以刑去刑”3.“为法”、“行法”,“明白易知”第八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变革三、春秋后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一)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二)公布成文法的争论与意义四、战国初

4、年《法经》的制定及其立法成就(一)《法经》的制定(二)《法经》的基本内容(三)《法经》的特点与地位第二章秦第一节法家思想的影响与秦的立法活动一、法家思想的影响与秦的法制原则(一)缘法而治,法、术、势结合(二)“法令由一统”(三)弃礼任法,重刑轻罪二、商鞅变法与秦律的制定(一)改法为律,制定秦律(二)明法重刑,奖励告奸1重刑轻罪2不赦不宥3刑用于将过4重赏告奸5增设酷刑三、云梦秦简与秦律体例1.属于秦律2.《法律答问》3.《封诊式》4.《为吏之道》四、秦统一法制的建立五、法律形式的多样化1.律2.令3.式4.法律答问5.廷行事第二节秦律对社会的多

5、方面调整一、行政管理法规(一)皇帝制度的确立1、制定一套详备的仪礼规范,使皇帝处于至尊的地位2、赋予皇帝种种特权,维护其独尊的地位3、确认皇帝对国家行政事务所拥有的最后处断权4、确立皇帝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方法与朝议制度(二)行政机构1中央机构2地方机构(三)官吏法1任官的标准2任官的限制3选任的方式4任官的程序5官吏的权利6官吏的职责义务7考课与奖惩8违法官吏的惩治(四)监察制度二、民事法律规范(一)特殊的权利主体——户(二)所有权1私人所有权2国家所有权3所有权的保护4所有权的消灭(三)债权1债的发生2债务担保3债务的

6、履行(四)婚姻与家庭1结婚2夫妻间的权利义务3离婚4父子间的权利义务5继承三、经济管理法规(一)农林牧业管理法规1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的管理2畜牧生产的管理(二)手工业管理法规1产品规格的限定2劳动定额的计算3生产的考核与处罚(三)赋税徭役管理法规(四)金融和商业管理法规1严禁私自铸造货币2确定货币规格及各种货币间的兑换比价3集中保管钱币(五)商业管理法规四、刑事法律规范(一)刑罚原则1刑事责任年龄2刑事责任时效的规定3区分有无犯罪意识4区分故意与过失5犯罪连坐6诬告反坐7累犯加重处罚8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加重处罚9

7、教唆犯与现行犯同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10自首及消除犯罪后果减免处罚11同罪异罚(二)刑名1耻辱刑2财产刑3赎刑4身份刑5劳役刑6迁刑7肉刑8生命刑(三)罪名第三节秦律的性质与世界地位一、秦律的性质与时代特征(一)打击割据势力,坚持中央集权(二)重法轻儒,厉行“法治”(三)限制奴隶制度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奴隶制残余(四)条目繁杂,缺乏系统二、秦律的立法成就(一)调整范围广(二)内容详细具体(三)语言精确,通俗易懂(四)以律为主,多种法律形式相互补充三、秦律与罗马《十二铜表法》的比较第四节司法制度的统一与专任刑罚的后果一

8、、司法机关体系(一)皇帝控制最高司法审判权(二)中央司法机关(三)地方司法机关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