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

ID:42150607

大小:8.5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9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_第1页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_第2页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_第3页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_第4页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博会杜塞尔多夫案例馆—CRIC咨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世博案例——杜塞尔多夫城市介绍杜塞尔多夫所属地区: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地理位置:莱茵河畔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市区人口57万著名景点:老城区、国王大道、莱茵电视台、帆船餐馆、莱茵河大道城市介绍杜塞尔多夫有鲁尔区的“办公桌”之称,位于德国鲁尔重工业区的中心,设在这里的钢材、钢管、钢铁、机械、化工和玻璃等工业企业享有世界声誉。德国大公司Thyssen蒂森,Mannesmann曼内斯曼,Veba费巴,Henkel德国汉高总部设在这里。杜塞尔多夫是德国的时装之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时装城市。每年举行大型时装展览会和交易会。杜塞尔多夫又是有名的博览会城市,每年四季都举办

2、各种行业的国际大型展览会。其传统博览会场地有11个展厅,展览面积达10万多平米。杜塞尔多夫是德国广告、服装和通讯业的重要中心。市内共有约1000所广告公司,其中包括了以杜塞尔多夫为基地的德国三大广告公司(BBDOGroupDeutschland,GreyGroupDeutschland和PublicisGroupDeutschland)。通讯业是近年来在杜塞尔多夫急速发展的行业。场馆区位主题:顶级城市体验开馆时间:9:30-22:30展区:E区案例联合馆3-1,B3红色展馆展馆面积:408平方米。案例概述杜塞尔多夫馆分为上下两层,并以紧凑的实物形式再现杜塞尔多夫从

3、城堡广场、河滨大道至媒体港的莱茵沿岸街景,并加以图片、影像辅助。展馆中多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展区将从不同侧重点展示两大核心项目——“莱茵河岸隧道及莱茵大道”和“媒体港”,让游客切身体会到杜塞尔多夫的魅力。莱茵河岸隧道及莱茵大道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将每天通行5万的四车道公路引入地下隧道。隧道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莱茵河滨大道,众多的饭店、酒吧、咖啡馆和各类节庆活动,使这条美丽的河滨大道成了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莱茵隧道这个世纪性工程不仅让杜塞尔多夫与莱茵河重新“团圆”,也大大提高了杜塞尔多夫当地的生活和环境品质。公路地下隧道河滨大道媒体港改建工程的核心方

4、案,是对这个贸易码头的建筑进行“整容”,让这个工业旧城区演变成一个兼容现代家居和城市化先进设施的创意行业基地,这片几年前还满是灰暗货仓的城区,如今已是700多家公司的驻地。面对衰落汇总的老港区,杜塞尔多夫市政府和规划专家在城市发展思路上求变。他们的方案就是把它改造成“媒体港”,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保留和修缮古老建筑,同时吸引传媒及相关行业、小型创意企业、文化机构等无烟工业入驻。杜塞尔多夫的媒体港如今已成了城市建筑总体性规划的一个经典范例,是国际建筑风景中的精彩一笔。出自德国和国际著名建筑师之手的现代化建筑与历史性建筑交相辉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旅游业应运而

5、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案例总结杜塞尔多夫成功完成了从工业化城市到服务型都市的结构转型。如今,城市经济效益与生活质量已独特的方式得到了完美结合。围绕莱茵河的改造建设,杜塞尔多夫改善了自身居住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达成了经济和生活的共荣。改善居住环境:治理莱茵河污染引入隧道工程建设河滨大道带动经济增长:建设媒体港政府引导产业升级吸引资本注入经济和生活共荣案例借鉴

6、启示一:滨水环境保护和利用城市滨水资源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借鉴本案例中,在莱茵河河滨引入地下隧道,新建滨河大道还河于民的思路。同时对水体污染加以治理,大大改善都市居民生活

7、环境。上海外滩改造概念工程中,亦引入地下隧道进行交通分流,同时建设了亲水平台等公共设施还外滩于民。对外滩滨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使得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案例借鉴

8、启示二:旧城改造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调整,旧城区必然要进行重新规划。本案例中,媒体港口原是重工业区,本来是用与装卸煤炭或是钢铁等物资用的,随着重工业在德国不断推出历史舞台,这里也逐渐冷清。杜塞尔多夫在对旧港口改造过程中,并未一味的推倒重来。对于具有文化底蕴的代表性建筑设备如港口吊装机械以及一些代表性元素例如港口河岸栏杆都给予修缮保留。港口新建建筑造型多怪异,打破传统的

9、直线,而采用流线设计,实体与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动感十足,宛如房屋在舞动,很具震撼力。旧城改造过程中一味的盲目求新不仅会对地区原有文化历史产生破坏,同时也容易造成城市规划与城市实际发展情况脱节。旧城改造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布局,在保留并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案例借鉴

10、启示三:产业升级旧城区改造只是完成了硬件升级,经济发展还需软件升级。本案例中杜塞尔多夫市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手段推动了自身由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传统工业服务业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