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

【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

ID:42219488

大小:2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_第1页
【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_第2页
【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_第3页
【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来自地球的力》(沪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来自地球的力》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张大丰◆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数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重力相关的词语,前几节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学习了里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描述以及力的测量,本节学习来自地球的力——重力,对于重力学生并不陌生学生能说出物体受到重力,但对于用力的三要素来描述重力,学生原来不曾这样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结合重力的计算,信息窗的知识。学生会较好的达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

2、的作用点【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2.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  一、复习引入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新课教学(一)、重力  学生阅读课本P111第一自然段和“信息窗”的内容,然后回答教

3、师的提问。  问:通过阅读,你知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重力是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的力。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教师:刚才我们看见的粉笔落到地面,就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那么,静止的物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吗?  二.重力的大小  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想一想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它们哪个所受到的重力大?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个、2个钩码的重力。  猜想:物重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提示:用大的金属球和小的金属球进行比

4、较,物重的大小和这个物体含金属的多少有关。  实验探究: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根据课本P112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完成学生实验(测质量为50g、100g和150g的钩码的重力)实验完毕,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概括,向同学汇报自己的成果  物重和物体质量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  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g=G/m或  G=mg  问:g=9.8N/kg读作什么?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g=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

5、的重力是9.8N”。  例题1:课本P113。  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指出:一道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重力,应用角标以示区别,如m1、m2,G1、G2。  例题2:一块钢锭质量是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m=4t=4×103kg    g=9.8N/kg  求:G=?  解:G=mg=4×103kg×9.8N/kg=3.92×104N  答:钢锭所受的重力是3.92×104N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质量习惯称为重量。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

6、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我们教材中将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称为物重,质量就是质量,不提“重量”这个词。  三.重力的方向  实验演示一:用手悬挂拴着重物的细线,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演示二:将手中的静物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重力的方向。  课件展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对竖直向下的理解:竖直向下就是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  学生阅读课本P114图6-22,了解重垂线的应用。  课件展示: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工作的。学生讨论交流.  根据自己自学感悟,自制重垂线

7、,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重力的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讲解利用重垂线判断水平工作面是否水平和挂在墙的画是否竖直的方法。  教师:重垂线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能举出一些重垂线应用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重力的作用点是怎样确定。  实验演示:将一把刻度尺平衡地稳定在手指上。  教师:刻度尺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课件展示: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教师: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  学生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