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一)C卷

《大学语文(一)C卷

ID:42228928

大小:23.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大学语文(一)C卷_第1页
《大学语文(一)C卷_第2页
《大学语文(一)C卷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一)C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一)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个空格4分。错别字不给分。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壹是皆以修身为本__,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经一章》)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荀子·天论》)3、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__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_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项羽本纪》)4、其高下之势,___岈然洼然,

2、若垤若穴___,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___悠悠乎与灏气俱___,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二、分析题。4题,每题15分。1、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答:《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全诗起首第一句中,“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

3、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活画了一个好色的君王,也暗喻了这种搜求会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多少灾难。第三句开始作者略去了玄宗看中了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想方设法掠为己有的史实,只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显然是“为尊者讳”。接下去,在描写杨妃种种“承欢”“承恩”的“侍宴”“侍夜”的娇艳媚态之时,将昏君沉于美色的形象不断地加以刻画。虽然笔墨淡淡,却入骨三分。皇帝早晨不上朝,整天是歌舞酒宴,夜夜专宠贵妃,还有什么时间理朝政?杨妃的姊妹兄弟都封了大官,连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之风都一时为改,像这样的描写不是讽喻是什么呢?虽然这首诗讽喻的味道很浓

4、,份量很重,但毕竟只是在诗的前半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则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商羽衣曲”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发生了急剧变化。“宛转”突出了杨妃死前挣扎的情景,“花钿委地”是个细节描写,“掩面”和“回看”这两个连续动作是突出描写“汉皇”当时复杂的心情。作者从这里开始把对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的批判转为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同情,而且不仅是同情,接下去是长篇大段的对汉皇思念杨妃,派方士寻觅杨妃魂魄和杨妃之魂对方士所谈到的对汉皇的思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作者采用了环境渲染、借景抒情、对比、反衬等各种手法来全力写两人

5、相思之切,之真,之苦,真有催人泪下的功力。“爱情”主题得到了最充沛的表达。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之处,又更有大段的同情和歌颂爱情之处,尽管这两个主题表面似乎是不相容的,但单执讽喻或爱情一端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内容的。2、有人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答:哀,悲痛。伤,伤害。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诗歌或者作品本身让人产生悲伤悲痛之感但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就此首诗而言,里面有对时光流逝以及相聚而不得等情状的感伤,但由于整首诗营造的优美而阔大的意境使得上面的哀伤得到一种中和,给人启示而不会造成对人的伤害。是为哀而不伤。首先,这首诗的

6、题目就很美。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本身就是诗人们常常歌颂的对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而这五个意象之间也有联系。比如春和花,月和夜,月与江也都是常常在一起出现的。“春江花月夜”虽然是乐府旧题,张若虚却将它和自己的诗结合得非常精妙。通过这五个意象的组合,不仅点明主题,更让它们本身所带的意境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读者未读全诗之前便感受到丰沛的诗意,可谓是“未闻曲调先有情”,先声夺人。其次,是景物美。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河塘月色》。那里面描写的是月下的河塘。他称这河塘是“笼着轻纱的梦”,是“梵婀铃上奏的名曲”。张若虚的月夜春江也是一个“笼着轻纱的梦”,但它不像月下河塘一

7、般轻柔、静谧。将这“春江花月夜”之景扩展至全部的江流夜色中,营造出一种更为雄浑博大的,来自自然的共鸣。之后的句子就是细写月夜下的春江。“江”,“月”两字为引,贯穿始终。如,有“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水”、“江潭”、“江树”,有“明月”、“孤月”、“江月”、“月华”、“斜月”、“落月”。这些都是诗中原词,还有些是作者隐着说的,也是讲这“江”与“月”。读这首诗,就像是做一次真正的游览,移步换景,令人叹为观止。再接着,是诗中的哲理美。张若虚在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