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

ID:42413305

大小:14.35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9-14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_第1页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_第2页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_第3页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_第4页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涝防治工程性措施与案例分析2013年12月12日提纲第一部分:如何在排水系统低翻建的前提下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标准?第二部分:排水防涝工程性措施研究案例——宁波城区第一部分如何在排水系统低翻建的前提下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标准?一、大型雨水调蓄池二、深层调蓄隧道三、分散调蓄设施一、大型雨水调蓄池CECS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雨水调蓄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主持新编)《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主持新编)调蓄削峰雨水利用初期雨水一、大型雨水调蓄池4.14.4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径流污染控制时,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可

2、按下式计算:V=3600ti(n-n0)Qdrβ(4.14.4)式中:V——调蓄池有效容积(m3);ti——调蓄池进水时间(h),宜采用0.5h~1h,当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污水水质在单次降雨事件中无明显初期效应时,宜取上限;反之,可取下限;n——调蓄池建成运行后的截流倍数,由要求的污染负荷目标削减率、当地截流倍数和截流量占降雨量比例之间的关系求得;n0——系统原截流倍数;Qdr——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m3/s);β——安全系数,可取1.1~1.5。一、大型雨水调蓄池4.14.4A用于分流制排水系统径流污染控制时,雨水调蓄池的有效

3、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10DFψβ(4.14.4A)式中:V——调蓄池有效容积(m3);D——调蓄量(mm),按降雨量计,可取4mm~8mm;F——汇水面积(hm2);Ψ——径流系数;β——安全系数,可取1.1~1.5。一、大型雨水调蓄池用于削减排水管道峰值流量时,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当地降雨特征和上下游设计重现期标准的差异经计算确定。可按下式计算:式中: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Q(m3/min)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t——降雨历时,t=t1+t2;t1-地面集水时

4、间,一般取10min~15min;t2——管内流行时间(min)。下游设计流量上游设计流量脱过系数调蓄量一、大型雨水调蓄池调蓄池主体设计与构造竖向布置雨水调蓄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5m一、大型雨水调蓄池入口1入口2出水进水管入口管调蓄池平面布置:矩形、圆形进水管布置:一、大型雨水调蓄池底部构造:平底结构、多个平行沟槽、连续沟槽多个平行沟槽(梦清园调蓄池)连续沟槽(昌平调蓄池)二、深层调蓄隧道2、美国芝加哥调蓄隧道和水库计划调蓄标准(mm)内环内外环间合流制分流制合流制分流制水质改善115115防汛标准提高77--合计1812115《上海市

5、中心城初期雨水治理规划》上海市水务局,2012年7月6、上海中心城区深层调蓄隧道二、深层调蓄隧道(1)、上海市中心城区应对内涝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3年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2)、福建北、大名、武进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研究(3)、霍山、惠民、松潘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研究研究目的:在避免管道大面积翻建的前提下,解决排水系统标准提高和初期雨水污染控制问题。二、深层调蓄隧道6、上海中心城区深层调蓄隧道(2)、福建北、大名、武进排水系统提标改造研究系统名称服务面积/km2现状重现期/年原规划重现期/年本研究重现期/年排水体制福建北1.41113合流

6、制大名0.86133合流制武进0.70113合流制二、深层调蓄隧道6、上海中心城区深层调蓄隧道霍山、惠民排水系统现状0.5年一遇1年一遇红色管段系未达到1年重现期标准二、深层调蓄隧道现状按0.5年一遇校核局部仍有积水与2010年8月积水点调查报告相符积水点面积约6%二、深层调蓄隧道第二部分排水防涝工程性措施研究案例——宁波城区一、排水能力模拟评估二、洪涝分治工程措施三、区域提标改造方案四、立交提标改造方案五、提标改造效果评估1949年以来对宁波直接影响台风:120余场累计经济损失超800多亿元,死亡4000余人。近10年:强台风10余场

7、:“云娜”、“海棠”、“麦莎”、“泰利”、“卡努”、“桑美”、“罗莎”、“莫拉克”、“梅花”、“海葵”、“菲特”等。累计受灾人口700余万,直接经济损失超550亿元,是建国前50年的2.2倍。台风“海葵”: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台风“菲特”:直接经济损失333亿元,其中城区97亿。频率越来越高,损失越来越大!宁波市遭受台风等灾害状况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2011~2013年5场典型暴雨:138个易涝点雨水就近重力流排放模式受制于内河水位;管道排水标准偏低,大部分为1年一遇;雨水强排能力不足;低洼地较多,极易发生内涝,(50%为易涝点)。城区

8、内涝的深层次原因(1)快速城市化导致径流系数增大,加之极端降雨事件导致市区内涝频发(2)“外洪”与“内涝”交织,洪水难以调控(3)内河水系泄洪排涝能力不足,“中滞”削弱、“内疏”梗阻,雨、涝、洪水难以排出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