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ID:42534142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_第1页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_第2页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_第3页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_第4页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982年12月4H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笫五次会议通过(2).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3)•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屮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2.刑法定义: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构成宪法基础中的一部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

3、z

4、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EI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1."作为”与“不作为”刑法中的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为刑法所禁止做而去做的行为。应该指出,不能把作为等同于亲手实施的行为,作为除了包括犯罪本人亲手实施的积极活动外,还应该包括犯罪人借助自然力(如借助风势、水势)、借助动物(如借助狗、蛇等)、借助不具备犯罪主体条件的他人(如借助儿童、精神病人)或借助他人的过

5、失行为来实施犯罪行为,这些情况仍应视为是利用者本人实施了作为的犯罪行为法。刑法中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做义务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消极的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行为,即应当去做而不去做。典型的案例就是遗弃罪。应当指出,刑法中的不作为应该具备以下要件,(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履行的义务(3)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2.刑法分类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它包括:(1)刑法典。(2)单行刑事法规。即全国人大常委会98

6、年12月29日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3)附属刑法规范。即非刑事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女II,《价格法》笫46条规定: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价格法》属于行政法,但由于第46条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属丁附属刑法规范,因此,属于广义刑法的范畴。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即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订。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以区分为普通刑法和与特别刑法。普通

7、刑法是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是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1.诉讼法诉讼法部门指规范诉讼活动的法律。主要包括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诉讼法部门还包括《仲裁法》、《监狱法》以及《律师法》等等。诉讼法指的是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是打官司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诉讼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在屮国有三大诉讼法,分别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在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除了以上三大诉讼法外,一般还有宪法诉讼。(中国目前还没有宪法诉讼,因此没有规范违宪案件审理的程序法)1.

8、行政法行政法部门泛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的地位、职权和职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考核、奖惩;有关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等等。特别行政法:指规范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如教育、民政、卫生、统计、邮政、财政、海关、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行政法的概念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

9、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耍部分。行政主体的大量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对人为对象实施的,从而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行政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对行政职权行使者及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法制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3)行政救济关系。即行政相对人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