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

ID:42557873

大小:108.0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7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得分: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咅盼,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G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孑厅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昼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不但

2、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

3、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剔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

4、之。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亦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狀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孑L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冀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孑L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

5、为圃";孑L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篠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動,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庄子》中所说,不可认为实事,但此等批评,则是当时可能有者。观此可知儒家之一种风气。惟其风气如此,于是后来即有一种非农、非公、非商、非官僚之"±",不治生产而专待人之养己。此士之阶级,孑L子以前,似亦无有。以前所谓士,多系大夫士之士,或系男子军士之称,非后世所谓士农工商之士

6、也。此种士之阶级只能做两种事情:即做官与讲学。此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孑L子即是此阶级之创立者,至少亦是其发扬光大者。(摘编自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艺是春秋时期固有的学问。孑L子虽未创作六艺,却将其当做教学的教材,所以后世认为六艺与孔子关系密切,也有一慣理。B•孔子粥亍"有教无类"的理念,不过问学生的岀身,只要缴纳学费者,一律教给他们各种功课和名贵典籍,这在当时是一大解放。C.孑L子之所以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是因为他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儒家学派的学者,而在于培养能为国家服务的人才。D

7、.孑L子一直以来不治生产,不农不工不商不仕,颇受时人诟病。荷篠老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即是批评其删生活态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孔子以前为官的人有两种:世代为官的贵族,岀身微贱但后来出仕的人物。第二种人在为官以前,都为维持生计而干过其他行业。B•孔子的学生樊迟希望学习农耕和种植的技能,孑L子斥其为"小人",说明孔子认为读书人从事农业生产是品德卑劣的体现。C.《庄子》记载的盗跖对孔子不耕不织、以如簧巧舌迷惑君主等批评虽然未必是实事,但可能确是当时的人对儒家的看法.D•孑L子创立或者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