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

ID:42644770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9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_第1页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_第2页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_第3页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_第4页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阅读题名师指导议论文阅读题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1)'p心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不运用修辞和疑问词。(2)找准论点:一看题目(题目即论点);二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三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四找正文小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而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3)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分论点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

2、、层次。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解决问题(结论怎么办)。在论证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形式:(1)并列式。(2)对照式。(3)层进式。(4)总分式。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英作用。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道理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观点。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观点。比喻论证:形彖生动地论证……观点。有吋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要找全。其中对比论证是一种综合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对比、道理的对比以及有相反效果的

3、比喻句的对比。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答这类题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屮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作用:(1)对论点的作用:阐述或论证论点。(2)有它以后的效果:使论证更严密。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屮具体指代什么。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离他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6.仿写••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1)看句式;(2)看修辞;(3)看字数;(4)看意义。7.拓展••补写能证明文

4、屮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1)补充事实论据:要求①真实②典型③新鲜④充分,概括叙述(谁+事+结果),紧扣论点。(2)补充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和诗文名句,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引用要完整准确。(3)请您就本文论点谈一点看法:为什么说?是不是真的?记叙文阅读题题型预测与应对技巧:1•解释词语的语境义:答题技巧是:先解词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常用的词有:”这里指……%2.层次结构-划分段落或层次。一是要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弄

5、清人物的关系。三是明白事件的全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记叙文的结构层次一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线索,记叙的顺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3.题目-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意双关;(3)作者感情的111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屮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4.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应对技巧:概括语段:主要的方法有:2)摘中心

6、句。2)摘要归纳。3)并列的,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4)段末归纳,段中的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摘取最后的归纳的意思。形成:记叙(交待)了“人“+”事“(心情、经过、背景、感受)。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概括屮心:(1)分析文章标题;(2)分析文章的结尾;(3)分析文章屮议论抒情的句子。句式:”通过……(事情),表达了(赞扬、抒发)……的感情(精神、品质)%5•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1)结

7、构上作用: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在中间部分: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2)内容上作用: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中心。6.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1)可以把自己比作对方,具有对方的性格和经历,设身处地感受;(2)可结合人物性格、生活经历和作者感情倾向推知;(3)可根据上文预设的伏笔、铺垫和上下情节的衔接去领悟

8、。(4)补充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心理,注意与上下文的贯通一致。7.提炼••理解并能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2)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归纳其心态。(3)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包蕴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4)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8•赏析语言■■能欣赏、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