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1

李时珍夜宿古1

ID:42647758

大小:13.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李时珍夜宿古1_第1页
李时珍夜宿古1_第2页
李时珍夜宿古1_第3页
李时珍夜宿古1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时珍夜宿古寺(A)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教学重点: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2

2、、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内容)人物:李时珍(1)请学生介绍李时珍。(2)教师拓展:当时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时间:夜地点:古寺哪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拓展: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直接以描写的对象为题,如《九寨沟》;有些文章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有的文章则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中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一路花香》。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要善于从课题中捕捉有效信息,帮助更好

3、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二、初读课文: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3、出示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

4、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6)齐读词语。三、再读课文: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3、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4、学生自由朗读、圈画。5、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统一意见,梳理交流顺序。四、研读课文:1、能不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2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

5、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路途长:好几个月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3、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五、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2、阅读配套阅读。悠扬教案网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朗读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朗读。2、思考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

6、人家投宿了吗?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3、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三、学习第二部分。1、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2、讨论,交流。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4、练习分角色朗

7、读5-7自然段。自由组合读,指名读。5、说说这部分的意思。四、学习第三部分。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6、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7、小结。五、作业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板书设计:16、李时珍夜宿古寺(破败)喝水、啃干粮边忆边写端详、扯下、嚼嚼不怕吃苦,工作

8、严谨、认真、踏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