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

ID:42658019

大小:43.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9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_第1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_第2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_第3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_第4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冷思考王之玲时下不少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创新课堂,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但是,纵观我们所听的一些示范观摩课,学者教授的报告、讲座,常常是硬套理念,巧玩花样。有不少“新课堂”与新课标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经历的一个迷惘阶段,这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教学目标:本末不分“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联想当前数学课堂现状,形式热闹了,活动丰富了,手段多样了,但数学的味

2、儿却清淡了、失调了。这主要是一些教师对数学的本质认识不清,对数学的目标理解偏失,以至没有把握住数学最根本的东西。现在的一些数学课,特别是公开课,往往冠以“开放教学”的名头,然而却不是为学而设计的,而是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为教师的出彩、为教师的表演设计的。热闹的背后掩盖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空乏—一在似是而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除了热闹之外学生一无所获。小学数学教育从来就应当拒绝赶时髦、追流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永远必须教给学生明确的数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有理有据的思维习惯。 案例:一个幽默的数学故事 

3、这是一个并不算新奇的数学故事。教师为测学生的智商出了一题:树上有十只鸟,有人开枪打死了一只鸟,现在树上有几只鸟?学生答案之丰富,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从一只到十只都有,而他们反问教师的问题 是让人瞠口结舌:有没有一枪二鸟,有没有耳聋的鸟,有没有用无声手枪。有没有怀孕在肚子里的小鸟,有没有不怕死的鸟……在相当多的人的眼里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学生——敢于质疑、具有独特的思维。 其实最合乎情理的答案(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不见了,但可悲的是这样的数学教育似乎很流行,很受欢迎,并被很多教师模仿。这个故事也许有一定的虚构

4、,多少有点夸张,但却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错误倾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等同于培养学生刁钻离奇的思维。但作为数学教师要十分的清醒:我们所教授的是数学,而不是脑筋急转弯,我们要教给学生合情合理的数学,我们所面对的是活泼纯真的少年儿童,而不是在培养有着奇思妙想的侦探小说家。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发展,社会需要的绝大多数人才永远是具有合情合理思维方式的人才。试想如果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刁钻古怪的思维和举动,那将是多么可怕和可悲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但书法上有一句话:出格必须

5、先入格。数学教育同样如此,必须重视基础、发展基础,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合乎情理的数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符合情理的思维方式。再谈创新,惟有如此,才不是在建造空中楼阁。    现象之一:知识目标的失位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强调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由于传统教学侧重双基,淡化过程性的

6、目标,其它目标很少涉及。而在时下,一些教师为创新课堂,过分强调了其它的三个目标,把最有数学本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却弱化、削减。导致数学课堂的不伦不类、顾此失彼。其实新课标明确指出: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对课程目标要有明确定位。既不能随意降低标准,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时下我们有些教师会有意无意的拔高教学目标。其实我们从期末考试和抽测

7、考试当中就可以看出,我们要围绕教学大纲来教学。现象之二:为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数学知识,这一共识也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但唯情景、假情景、虚情境,使情境一统课堂,似乎没有情境创设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把情境设置看成数学教学中引入课程内容的唯一合理方法,以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采取其它方法,如开门见山地引出主题……等等。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一开始就出示了美伦美孚的春天胜景,引导孩子们一起春游。

8、坐上飞奔的汽车,唱响动听的歌曲,赞美新生活,引申安全环保教育,六分钟后才出示例题: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先用四分钟拍手理解“相对”、“同时”,再用三分钟说说同桌关系理解“互为”。试问这样的情境有何意义,不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作用,反而产生负面影响,干扰了新知的学习。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