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

ID:4267072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9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侯芝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用有效教学框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侯芝文_六_年级__班2016—2017学年课题:比例的认识第1课时_2_月_11_日教材分析教材解读: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目标基础目标(A)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核心目标(B)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

2、名称.使学生学会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附属目标(C)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课前预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块引领(注明各板块用时及解决目标序号)学生课堂练习单第一板块: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2、什么是比值?3、求下面每个比的比值。12:16=0.6:0.2=第二板块:教学新课1、教学比例的意义。展示高高飘扬的国旗(课件)。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升国旗,你们知道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请大家看大屏

3、幕,我们一起了解国旗。(课件展示几幅主题图)是不是国旗是随便做出来的呢?我们来观察学校里常见的那两面国旗,先看第一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第二面呢?请同学们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板书两种形式:2.4:1.6,60:40)算一算它们的比值各是多少?同桌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通过计算比值相等后提问:谁能知道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生答,老师板书)2.4:1.6=60:40比较比和这个两个比用等号连接后的区别,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比例的意义。说明: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才可以写成一个等式。课件

4、出示: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老师板书课题:比例)归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2、(课件)练一练: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3、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的各部分名称,其实组成的比例也有它们各自的名称。(1)让学生看书,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内项”“外项”。(2)让学生观察自己刚才列举的比例,找出它的内项,外项。(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5、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课件)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存在着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运用我们数学学过的运算方法,在小组内做好分工,哪个成员用哪种方法来计算,通过计算你们组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告诉你的小组成员,然后全班交流,看哪一组有新的发现。(小组活动)5、各组汇报。6、归纳共同的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9、验证大家的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老师补充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三板块:练

6、习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仅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而且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3.填空:(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2)如果5a=3b,那么,a:b=():()、b:a=():()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成几个就组几个)(1)4、5、12和15。(2)2、4、5和10。第四板块:目标检测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说收获。第五板块:拓展延伸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

7、个不同的比例。9×0.4=1.2×33a=2b课后反思(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通过上学期的比例教学,学生在本节课学生可以轻松的判断给予的量是否成比例,可以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重点发言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