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

ID:42731127

大小:2.5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_第1页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_第2页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_第3页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_第4页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期中考试复习资料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2山岳的形成4.3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动能侵蚀作用堆积作用河谷发育初期大、流速快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基本没有深切,呈“V”型中后期小、流速慢向两岸侵蚀(侧蚀)尤其对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展宽,呈“U”型2.河流堆积地貌组成部分位置形成特点洪积—冲积平原山前多个洪积扇连接坡度大,呈扇形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多个废弃河漫滩连接宽广延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若干个三角沙洲连接广阔平坦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有利影响:供水;交通(2)不利影响:洪水威胁;聚落要分布在

2、洪水淹不到的地方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和气候带的联系需要掌握的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几种必修②(一)人口与城市测试内容一:人口增长模式具体测试要求一:.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解读:一.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原始低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原始型)加速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传统型)低速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低低低(现代型)具体测试要求二:.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解读: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3、国家对比为例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及儿童的比例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赞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测试内容二:人口迁移具体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解读:一.概念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对比概念: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出现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各大中城市,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

5、原因分析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受天然食物的吸引,经常迁移流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8~19世纪的世界人口大迁移结束了“旧大陆”与“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二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政治原因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经济原因如外籍劳工和技术移民等战争如国际难民(阿富汗、巴勒斯坦等亚洲难民,前南斯拉夫的波黑难民以及中部非洲的难

6、民等)灾害等如环境移民(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被迫迁居,以及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遭破坏,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此外,由于某些大型工程建设,如我国的三峡移民也属于环境移民)小结: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测试内容三: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具体测试要求: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解读: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承载能力。其中资源承载力又称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7、某一时期内,在既能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情况下,地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的人口规模。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测试内容四:城市空间结构具体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解释其形成的原因解读:主要功能区:住宅区——城市中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状或条状

8、,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例。工业区——分布在交通平线旁的城市外围。形成原因: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付租能力的差异);c.社会因素城市空间结构模式: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测试内容五:城市服务功能具体测试要求一: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城市中集中了很多机构,提供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具体测试要求二: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以长江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