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

ID:42747706

大小:665.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9-21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_第1页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_第2页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_第3页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_第4页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_刑事第二审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六章刑事第二审程序【本章重点】1.二审程序的提起主体2.全面审查原则3.上诉不加刑原则4.第二审程序审理后的处理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1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引言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2一、二审程序的提起主体(一)上诉的主体1.独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2.非独立: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3.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

2、人有权对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但不影响刑事判决、裁定的效力。(二)二审抗诉的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请问】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有没有上诉权?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3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只享有向人民检察院请求对一审法院的判决进行抗诉的权利,但不享有独立的上诉权。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有权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思考】是否应当赋予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以上诉权?【经典例题】一、二法

3、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476.甲与乙婚后六年,乙又与另一男子相爱,并通过熟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甲得知后将乙起诉至法院,乙被法院以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对本案第一审判决,哪些人享有独立上诉权?(2005,多选)A.甲B.乙C.甲、乙的父母D.乙的辩护人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534.叶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判决宣告时叶某表示不上诉。其被解除羁押后经向他人咨询,认为自己不构成犯罪,于是又想提出上诉。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2005,单选)A.叶某已明确表示不上诉,因此不能再提起上诉B.需

4、经法院同意,叶某才能上诉C.在上诉期满前,叶某有权提出上诉D.叶某可在上诉期满前提出上诉,但因一审判决未生效,需对他重新收押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6二、二审程序的提起理由(了解)(一)上诉:不服即可。享有上诉权的主体可以因任何理由、甚至无需理由提起上诉。(二)抗诉:认为有错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只有在认为本级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确有错误,或一审法院的活动违反诉讼程序,并使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受到侵犯,从而可能影响判决、裁定的正确性的时候才可以依法提起二审抗诉。法学课程教学课件

5、卢锦泉制作7三、二审程序提起的形式与途径(一)上诉的形式与途径1.上诉的形式: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2.上诉的途径:通过一审法院或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注意: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的,第二审法院应当在三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法院送交同级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二)抗诉的形式与途径1.抗诉的形式:只能是书面形式;2.抗诉的途径:只能通过第一审法院提交抗诉书(同级抗)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8【归纳】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抗诉要求非常严格,而对上诉要求则比较灵活,也就是“抗诉严格、上诉灵活”的原则:1.抗诉必须有理由、必须采

6、用书面方式,而且只能通过原审法院提交抗诉书;2.上诉不需要理由,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而且既可以通过原审法院也可以直接向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9四、二审程序提起的期限与效力(一)上诉、抗诉的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二)上诉、抗诉的效力:在法定期间内,一审裁判不生效。(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他们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

7、制作10(四)上诉、抗诉的撤回1.上诉的撤回(1)上诉期间内要求撤回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准许。【注意】是否提出上诉,以其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2)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进行审查。①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裁定准许撤回上诉。②如果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无罪判为有罪、轻罪重判等,应当不准许撤回上诉,并按照上诉程序进行审理。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112.抗诉的撤回(1)抗诉期限内撤回抗诉的,第一审法院不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移送案件。(2)抗诉

8、期满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告裁判前撤回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并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和当事人。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12上诉和抗诉的比较法学课程教学课件卢锦泉制作13五、二审审判的原则(重要)(一)全面审查原则全面审查原则是指二审法院需要对收到的上诉、抗诉案件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对第一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