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1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1

ID:42864261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1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1_第1页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1_第2页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1_第3页
资源描述: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掌握了30个左右的偏旁,并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听读认字、看拼音认字、联系上下文猜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对识字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了复习。因此从本课起,就要初步了解汉字有“表义功能”,“一些偏旁又叫部首”,为本单元学习“部首查字法”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认会本课11个生字,会写4个带有“宝盖头”的字。2、能运用“看拼音识字”的方法认识“自己学”中的6个词语;初步学会“根据偏旁猜字义”的方法。3、在了解汉字

2、偏旁演化过程的同时,了解“宝盖头”和“穴宝盖”所表示的含义都“与房屋有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国的汉字历史源远流长,有很多是照着实物的样子画成图画,逐渐演变的。下面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字。展现“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这几个字的图画,学生猜字。师小结:你们可真棒!能又快又准的猜出这些字。下面,我再让大家看一幅图。设计意图:结合以前学过的象形文字,从图入手,让学生猜字。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本课“从图——字(偏旁)——带有偏旁的字”相联系,

3、很自然的开启了新课的学习。二、指导学习带有“宝盖头”的字。1、由图引出“偏旁”。出示“小草屋”图,问学生:“这是什么?”(房屋)教师边说边演示:古人看到房屋的样子,就画下了“宝盖头”(篆书字体),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宝盖头”(简化字)。你们说,带有“宝盖头”的字跟什么有关?(房屋)2、认识带有“宝盖头”的字、词。1)家教室宿舍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三个词,找出哪些字带有“宝盖头”。再说一说这些词的意思。教师在此小结“这些词都表示了跟房屋有关”。2)故宫宇宙宾客这三个词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先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小组进行讨论:哪些

4、字带有“宝盖头”?再想一想“为什么‘宾客’‘宇宙’带有‘宝盖头’”?这时老师进行相机指导,小结:凡是带有“宝盖头”的字,基本上都“跟房屋有关”。设计意图:由于是“部首归类识字”的开启课,因此在学习第一组“宝盖头”的字时,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引着学生一组一组的学习。但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路、想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展开合理想象。教师不失时机的点出“宝盖头的字跟房屋有关”这一表义功能。三、指导学习带有“穴宝盖”的字。1、由图引出“偏旁”。出示“山洞图”,写篆书“穴”、简化字“穴”。明确:“穴宝盖”也与房屋有关。2、认识带有“穴

5、宝盖”的字、词。1)让学生观察两组词语中哪些带有“穴宝盖”。2)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词带有穴宝盖”?3)师小结:带有“穴宝盖”的字也“与房屋有关”。设计意图:有了第一组的学习体验,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学习过程。在此,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的交流、讨论中自主学习“穴宝盖”的字。四、检查识字情况。1、检查整个词认读情况。2、检查单独的字。(在此注意区分形近字。可问一问:你是怎样区别它们的?)设计意图:经过前一段的学习,在此进行整理、巩固,以便更好的牢记每一个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问一问学生是怎样记住形近字时,既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

6、记住这些字,又可以复习、培养学生的识字方法。可谓:一举多得。五、自己学。1、明确学习要求:1)读一读,认识这些词语;2)圈一圈,找出“宝盖头”(画圆)“穴宝盖”的字(画三角);3)说一说,这些词语“为什么用这些偏旁”。2、小组展开学习。(教师巡视、参与)3、检查学习情况。先查词,再查字。相机问一问“宁”、“突”、“窄”等字为什么用这些偏旁。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基本放手让学生自学,发挥他们的想象、理解,教师进行适度把握。学习要求的提前明确,更有效的指导了小组学习。六、学写生字。1、观察要写的四个字,发现了什么?(都带有“宝盖

7、头”)2、先学“宝盖头”的写法。(“点”在竖中线上;注意“横钩”的“钩”)3、讨论学写“室、客”。(注意每一部分要“扁一些”)4、自学“宁、穴”。设计意图:把握本课要学写的四个字的特点——都带有“宝盖头”。先解决“宝盖头”的写法。然后讨论书写笔画较多的“室、客”,自学“穴、宁”。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有效的指导写好每一个字。七、布置作业。把今天学的两个部首填写到120页《部首表》中。设计意图:从开始学习“部首表义”时起,积累部首的同时巩固对部首含义的理解。为“部首查字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