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

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

ID:42875227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_第1页
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_第2页
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浅谈作文学法的指导摘要:指导学生作文,耍从内容到形式,体现在经历有“物—意一情”,再由“情理”到“文辞”的双重转换的过程中。因而,指导形式掌握学习作文的方法,也要遵循这个作文教学与儿童的认知规律,要从内容到形式这个作文过程的思维顺序着手研究。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要按序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几个作文学习方法。关键词:材料;方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08-01一、获取材料的方法学生作文的第一步,是获取材料,有了材料才有作文的内容。材料耍靠平时积累与作前深化相结合,指导学生获取材料的方法,耍

2、以此为基点。1・生活感受法。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有许多不同程度的感受,教师要通过实例指导,让学生学会把感受转化为作文材料。实例从何而来?一是教师善于从学生的作文初稿或生活日记中,发现学生有感受的生活索材,二学生还没有充分发掘与运用的,教师加以点拨,让其获取感受。二是教师耍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经历的,却又未曾感受,没有认识的生活,使之转化为作文材料。2•观察积累法。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的有意的观察,即对某一事物连续观察一段时间,以培养行驶时的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多次仔细有意观察中发现以前未

3、发现的事物特点的方法;二是学会记录下这些心的发现,加以合理想象并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的材料。3•实地采访法。当学生对某些作文题材还缺乏细致了解时,课指导学生运用实地采访法,去丰富材料。4•阅读积累法。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如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影)等,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口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从而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二、正确审题立意的方法学生作文首先接触命题,当前小学生作文的命题类别很多,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等。接触作文题目后,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顺序和方

4、法。教师要在平时训练中,教会学生因题而异地掌握如下儿个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1.题意审析法。这个方法是指导学生从题目词义上去分析作文的体裁、范围、中心、重点,等等。2.明确作文要求法。作文要求是对作文的补充和提示,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作文要求。如题目《难忘的一件事》题后要求:“写最近发生在你的周围的事”或“写发生在校园内的事”,那么命题就有了时间限制和地点限制。3•据材立意法。不少作文题可以从题目上看出文章屮心,但也有很多作文题目看不出文章中心的要求。这个中心,学生们必然是不尽相同的。这个方法的思维顺序是“见题目一思材料一定中心”。4•由意定题法。当前不少作文训练,不是

5、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和13记,就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从感受、观察等渠道获取的作文材料,来考虑其表现的意义,确定中心。然后,根据材料和中心,来确定题目。这个方法的思维顺序是“获材料一思中心一定题目”o5•多角度思考法。有些作文的立意,要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方法。三、选择材料的方法不管是哪一类方法的审题立意,选择作文材料,必须符合“向心性”的要求,即材料要恰切,乃至典型地表现文章中心——事的意义,物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几个选材的方法。1.比较筛选法。选材,要体现“选”字,切实改变学半“捡进萝里就是菜”的选材方法。“比较筛选法”就是要佳慧学生选材要尽多地铺开有关

6、素材,从而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其中一个感受最深,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来写。1.以小见大法。指导学生选材,要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体察其大意义,“以小见大”地来反映其价值。往往这些“小”材料,既富有生活气息,有易于写具体。3•—材多用法。小学生作文的选材是否富有新意,极大地影响作文的质量。但是,小学生拥有的典型材料是不多的。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好的材料写各类型的作文。四、构思章篇结构的方法准备好了作文材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裁的作文题及其要求,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结构进行谋篇构思,小学生作文一般要学会三种构思方法。1・纵向构思法。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纵向结构构思,这种方法适

7、用于下列两类作文。一类是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按事前发展或吋间顺序,或空间顺序的顺序法。另一类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用一件事例来直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2•横向构思法。这是指导学生从文章横向结构构思,这种方法适用于状物写景的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其结构是:“总叙一分述”或“总述一分述一总结”O写状物、景物,先总述其特点,再分述各个部位特点。人物,也是先总述人物特点,再具体用一件事例说明其特点,或用儿件事分述,来说明其特点,同样,可用“总结”來抒发对人物的敬佩、喜爱、赞颂之情感,并呼应开头“总述”部分。五、修改作文的方法作文应是“作”与“改”两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