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

ID:42900570

大小:330.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

2、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

3、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

4、”,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5、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

6、、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矾,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纵横古今,意境宽阔,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空间。然后联想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失意的际遇,感慨万端。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虽然露了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实的责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

7、壮乐章。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

8、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