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

ID:42906036

大小:40.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_第1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_第2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_第3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_第4页
资源描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雷银珠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把握文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文内容具有开放性,只是对当时的活动情景和语言作了客观陈述,没有任何评价性语言,既有利于教师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文本,又便于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合作交流并体验、感悟,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2.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3.教学难点: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三.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熟悉了文言文的学习流程。学生可通过自由朗读、资料助读、情景再现、辩论等方式来理解课文,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在“人知鱼乐否”这场争辩中感受庄子和惠子的性格特征,从而体现其精神。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要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理解文意。2.注重感悟是教学的主渠道。3.注重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个性感悟、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故事导入(课件演示)不知周之梦为蝴

3、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周梦蝶》二.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通顺。2.同桌相互读,并给对方纠正读音和停顿。(课件展示难读句子请学生试读)3.个别学生示范读。4.默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5.说说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三.研读探讨1.这场辩论的中心是什么?(人是否知鱼乐)2.还原情景,同桌辩论。(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庄子是个感性的当事人。惠子:子非鱼。认为人不知道鱼的快乐。抱有求真的态度,是个理性的旁观者。)故事导入,初步感受庄子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人物性格读出语气。3.谁是这场争辩的胜者?(古

4、人云:语止为赢。显然文章是庄子赢得了这场争辩。)4.庄子是如何赢得这场辩论的?(“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两句中的“安”分别是“哪里”和“怎么”的意思。庄子是故意曲解了“安”的意思,偷换概念赢得辩论。可见他是个十分率性、率真的人)5.了解庄子和惠子其人(课件演示)四.拓展延伸(课件演示)1.名家眼中的庄子2.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精神源远流长。如:举杯(邀)明月——唐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突出了“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反复地多层次地“读”,学生才能理解文意,从而解决教学重点。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善于

5、在生活中寻找诗意。七.板书设计安怎么安知鱼之乐理性求真哪里汝安知鱼乐感性审美八.作业设计将本文改编成课本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