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ID:42933174

大小:384.0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0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_第1页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_第2页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_第3页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_第4页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32JB/T8468-1996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1996-09-03发布199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JB/T8468-1996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ASTMA275/A275M—90《锻钢件磁粉检验的标准检查方法》。本标准内容与ASTMA275/A275M—90的主要差异是:在A275/A275M—90中规定要用直流电或经整流(半波或全波)的交流电进行磁化。我国广泛采用交流电磁化,故在本标准中规定直流电磁化或交流电磁化均可使用。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德阳大型铸锻件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重型机器厂。本标准主要

2、起草人:沈顺甫、张永乐、刘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8468-1996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锻钢件的磁粉检验方法和磁痕缺陷的评定。本标准适用于检测锻钢件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及其他缺陷。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445—88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GB/T12604.5—90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3定义根据GB/T12604.5采用下列定义:3.1磁痕缺陷或其他因素引起

3、的漏磁而形成磁粉的积聚。3.2磁粉检验方法利用漏磁和合适的检验介质发现试件表面和近表面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方法。3.3非相关指示不是由于不连续性引起的指示。3.4线状磁痕长度不小于三倍宽度而且不小于1.6mm的磁痕。注:此定义译自ASTMA275/A275M—90中的3.1.2。4应用依据4.1供需双方按合同或技术条件要求应作磁粉检验的锻件就下列各项达成协议:a)锻件上需要磁粉检验的部位;b)认为是缺陷所显示的磁痕的类型、大小、数量、部位及方向;c)电流类型、磁粉施加方法、退磁要求及磁场强度等。4.2验收标准。5检验人员要求5.1锻钢件磁粉检验人

4、员应按GB9445规定取得技术资格证书。5.2锻钢件磁粉检验人员应具有锻钢材料、锻钢工艺、锻钢缺陷等基础知识。5.3检验人员应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本标准。6实施检验的时期锻件的验收检验应在锻件表面精加工和最终热处理状态下进行,也可在精加工至0.8mm余量范围机械工业部1996-09-03批准1997-07-01实施1JB/T8468-1996内的状态下进行。7磁化装置7.1可以采用交流、半波或全波整流或直流电源。如果要让电流通过锻件,则设备中应有接触面和夹紧力都足够大的紧固装置,以便使所要求的电流通过而又不烧坏所检验的锻件。7.2如果能够证明采用手提

5、式电磁轭(交流或直流)探测裂纹类缺陷的灵敏度至少相当于采用直接通电磁化法的灵敏度,则可以把电磁轭作为磁化设备。8磁粉8.1检验介质应是细小分散的铁磁性粉末,它可以悬浮在合适的液体介质中使用,也可以在干粉的状态下使用。8.2磁粉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磁粉的磁性能,这些(不论是单项的还是综合的)都是重要的参数(见第11章)。9受检表面的制备9.1磁粉检验的灵敏度同受检锻件表面状态有很大关系,在用喷丸或其他方法清理过的锻件表面上,缺陷可以很好地显示出来。在有少量热处理氧化皮而又未作任何专门表面处理的锻件表面上,缺陷也能显示,但是疏松的氧化皮必须去掉。为了能

6、探测出细小的缺陷,受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一般不得大a于6.3μm。9.2受检锻件表面上不得有油、脂或其他可能粘附磁粉的物质。9.3粗糙的受检表面会妨碍磁粉流动,有时会造成伪指示。粗糙的表面应打磨。如果不允许打磨,可以在表面粗糙处覆盖一纸带(见13.2)以解决磁粉流动问题。10磁化方法10.1可以在工件上直接通以电流,使锻件磁化;也可以用中心导体或线圈在工件上产生感应磁场,使锻件磁化。探测表面缺陷,可以用交流电作磁化电源,也可以用直流电作磁化电源。在周向磁化中,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会降低探测缺陷的最大深度,所以在主要是探测表层以下的缺陷时应

7、采用直流电。10.1.1连续法在磁化电流不中断、外加磁场起作用的同时,在受检锻件的表面施加磁粉进行检查。电源产生脉冲时间不超过1s的高电流强度的脉冲电流,在1s内至少应有三个电流脉冲,或者说,在设备提供连续电流的情况下,最短的通电持续时间应为0.2~0.5s。10.1.2冲击法本方法仅限于采用直流电磁化。先施以较高的磁化力,然后把磁化力降至较低值,并在保持这一较低的磁化力值的条件下施加磁粉。10.1.3剩磁法在切断磁化电流、移去外加磁场后施加磁粉,利用工件上的剩磁进行检查。这种方法有效性取决于磁化强度及锻件的剩磁性。这种方法一般不用来检验锻件,如

8、果要用,必须取得需方同意。10.2对每个检验部位,至少应分别检验两次。第二次检验的磁化方向,应同第一次检验的大致垂直。第二次检验可以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