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技术绪论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

ID:42943341

大小:16.31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9-26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_第1页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_第2页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_第3页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_第4页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技术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植物生物技术概论农学院孙红正18737108934sunhongzheng@foxmail.com1、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改造生物体,是指获得优良品质和高产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品系或者品种。生物原料,是指生物体的某一部分或者生物生长过

2、程中所能利用的物质,如淀粉、糖、纤维素等有机物,也包括一些无机化学品,聚(β-羟基丁酸酯)。生产出产品,包括粮食、医药、食品、化工原料、能源等。达到某种目的,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环境污染的检测及治理等。2、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2.1第一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门既古老而现代的应用技术追溯其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时开始,如酿酒、制醋、馒头发酵非纯种微生物发酵工艺为标志的传统生物技术2.2第二代生物技术以纯种微生物发酵工艺为标志的近代生物技术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的提取50年代氨基酸的发酵60年代

3、酶制剂工程2.3第三代生物技术以重组DNA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1953年,Watson&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73年,Boyer&Cohen将非洲爪蟾的DNA插入到细菌质粒DNA中产生重组质粒,标志着DNA重组技术的诞生。1976年,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etech诞生,成为第3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标志。2.4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资源:直接为人类提供90%的能量,80%的蛋白质供应。目前供人类食用的植物约有3000种,但人类能量供应主要来自大约20种作

4、物,其中8种禾谷类作物占了50%,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由其他大约30种果蔬提供。作物生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005年:世界人口为64亿6470万世界人口将在2070年达到高峰:90亿地球上的食品资源可以养活多少人口?生产足够多的食品养活世界人口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如果均为严格的素食者约为150亿,而按照混合型饮食标准仅为50亿。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恶化大量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可耕地质量严重下降,盐碱、沙化等保持农业生产可

5、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解决农业上的各种问题;生物技术正在推动着一场新的农业革命3、植物生物技术主要内容3.1植物组织培养3.2植物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3.3植物基因工程3.1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离体快繁、脱病毒种苗生产等的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用于体细胞无性变异、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等的愈伤组织培养技术;用于单倍体育种等的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用于体细胞杂交、遗传转化等的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快繁脱毒组织培养诱导雄性不育系中国水稻所利用巴斯马提水稻品种进行胚根组织培养,然后将愈伤组织进行辐射

6、,从而选育出巴斯马提雄性不育系。1984~1988年间凌定厚等以IR24、IR36、IR54等9个品种,通过种子、幼穗离体培养,筛选到不育突变体48个。单倍体育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在一个世代中即可出现纯合的二倍体,从中选出的优良纯合系后代不分离,表现整齐一致,可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培养花药培养花粉培养三倍体培养胚乳培养创制特殊倍性材料原生质体融合创造新种质萝卜与

7、油菜的原生质体融合而产生的细胞杂种——萝卜质油菜,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匈牙利国家自然科学院Menczel等(1982)以链霉素抗性基因作标记在烟草品种间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了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转移。小麦+冰草马铃薯:2X+2X体细胞融合产生远缘杂种3.2分子标记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是指可以反映基因组某种变异特征的DNA片段,是建立在DNA的多态性基础之上的可识别的等位基因。分子标记的类型:RFLP,RAPD,SSR,AFLP,CAPS,SNP,InDel等D

8、iamond,2002,Nature动植物的驯化人类利用动植物育种历程Doebleyetal,2006,Cell栽培作物起源中心植物驯化以后特征的改变驯化综合症DomesticationSyndrome与野生种相比,驯化种一般会:结实率高熟期相对一致果实器官增大成熟后不脱粒鞣酸、单宁类物质减少,口味变化Doebleyetal,2006,CellDubcovsky&Dvorak,2007,Science作物生产上的几次革命性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