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

ID:429606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1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_第1页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_第2页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_第3页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_第4页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生物科学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可培养细菌研究的概述[摘要]主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的大致情况,并对目前关于海洋微生物分类、海洋微生物资源及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展望了海洋微生物研究的今后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多样性;代谢产物前言: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多样的微生物是构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元素。海洋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局部生态系统,一直到不同环境中存在的微环境,微生

2、物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投以巨大的关注。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它覆盖着地球表面积71%,海水总体积占地球总水量97%。海洋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仅在过去10年中,有近5,000种新的海洋天然产物被发现,大多数都分离自海洋微生物,且许多是陆地生物所没有的显示出巨大开发潜力。因此,海洋微生物资源研究已成为海洋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 海洋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海洋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生态环境,包罗了高盐、高压、低温(尤其是深海)、低光照、寡营养等特点,还有无光照以及

3、局部高温的极端环境。来自海洋的微生物大部分都是适应了极端环境的极端微生物。据估计海洋微生物可达1~2亿种。已发现的类群主要包括:病毒、古菌、细菌、粘细菌、微藻、真菌。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决定了其代谢产物多样性,海洋环境是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源泉。海洋微生物是指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但由于研究对象及方法的不同,本文介绍的海洋微生物主要说的是细菌、真菌及噬菌体等狭义微生物学的对象。海洋微生物在物种、基因组成和生态功能上具有多样性。这是由于海洋微生物相对于陆地微生物而言,它们的生存环境是极端

4、的生存条件,比如高盐、高压、低氧、低温等,正是因为这种环境使得海洋微生物与众不同。目前已发现的海洋微生物类群主要有[2]:非细胞类生物:病毒Viruses古菌Archaea:化能自养菌:产甲烷细菌Methangens;嗜热酸细菌Thermoacidophilesa化能异养菌:嗜盐细菌Halophiles细菌Bacteria光能自养菌厌氧光合菌:紫色光合细菌和绿色光合细菌(红螺菌目lthodospirillales)有氧光合菌:兰细菌Cyanobacteria(兰细菌目Cyanbacteriales)原

5、绿植物菌Prochlorophytes(原绿菌目Prochlorales)化能自养菌:硝化细菌(硝化杆菌科Nitrobacteraceae):无色氧化硫细菌;甲烷氧化菌(甲烷球菌科Methylococcaceae)化能异养菌革兰氏阳性菌:产内抱棒状菌和球状菌;不产抱棒状菌:不产抱球状菌(微球菌科Micrococceae);放线菌(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及其相关菌革兰氏阴性菌:棒状菌和球状菌:好氧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兼性菌(弧菌科Vibrionaceae)

6、;厌氧菌(还原硫细菌)滑动细菌:嗜细胞菌目Cytophagales;贝日阿托氏菌目Beggiatoales(粘细菌目Myxobacteriales)螺旋菌:螺旋体目Spirochaetales螺状和弯曲状菌:螺菌科Spirillaceae发芽和/或附枝状细菌枝原体:柔膜体纲Molicutes真核生物Eucarya光合自养菌:微藻Microalgae化能异养菌:原生动物门:鞭毛藻Flagellates:阿米巴Amoebae:纤毛虫Ciliates真菌:高等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

7、sidiomycota低等真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各种各样的噬藻体、噬菌体等病毒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因为其个体最微小,所以对海洋病毒的研究在海洋微生物研究中起步最晚。海洋细菌分布广、数量多,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海洋中细菌数量分布的规律是:近海区的细菌密度较大洋大,内湾与河口内密度尤大;表层水和水底泥界面处细菌密度较深层水大,一般底泥中较海水中大;不同类型的底质间细菌密度差异悬殊,一般泥土中高于沙土。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较小。海水中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

8、杆菌占优势,常见的有假单胞菌属等10余个属。相反,海底沉积土中则以革兰氏阳性细菌偏多。芽胞杆菌属是大陆架沉积土中最常见的属。目前的研究表明古菌普遍存在于表层海水、大洋深处和深海沉积物中。越来越多独特的古细菌菌株不断的从深海环境中得到分离和鉴定,包括高度嗜热的自养产甲烷古细菌M7T,和嗜热球菌(Pyrococcusglycovoranssp.)菌株AL585T等[1]。海洋真菌多集中分布于近岸海域的各种基底上,按其栖住对象可分为寄生于动植物、附着生长于藻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