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ID:42964465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2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把握文言字音、字义,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情感目标:体会和领悟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教学

2、重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教学难点:体会和领悟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学习者特征分析: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7,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5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因而只有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

3、发学生思维,才能做到兼顾全体,既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又让次等生吃了。对于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做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和总结。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不一而足。教学活动一、导入“李杜诗篇万口传”,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你,对杜甫了解多少?……关于杜甫,老师把他概括为以下主要信息----(幻灯片)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谁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段叙述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安史之乱经亲友帮助)题目中的“为…所…”如何理解

4、?7关于体裁。“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二、研读。过渡: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天老师就是要让大家在读中感知、理解、体悟课文。首先是要求“音读”。(一)音读。音准句清,字正腔圆。1.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并特别关注以下生词、多音字的读音。2.正音。3.齐读。(提醒:坐姿端正,昂首挺胸)(二)意读。疏通大意,描述画面。过渡: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要了解诗歌的大意。所以我们还要学会“意读”。请大家: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文意。质疑、交流,教师点拨。2.诗歌的画面感很强,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请尝试给每一小节拟一个标题。明确: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祈求广厦3.重难点释疑

5、:(1)秋风破屋中,“茅飞渡江”为何要详写?(动词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痛苦的心弦。焦灼、怨愤。)(2)群童抱茅中,如何理解“忍能对面为盗贼”?(为何要咒骂顽童?……)7(3)长夜沾湿中,.为什么要写“娇儿恶卧”?(似乎游离主题?为下文写屋破漏雨造势,营造雪上加霜的氛围;从具体的角度写出生活的艰辛。)(4)祈求广厦中,作者的愿望是什么?怎么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联想:这种情怀与那位古人在那篇文章中的情怀基本一致?名句是---?)(三)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过渡:“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了课文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

6、感,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在“情读”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求大家做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1.先请大家来欣赏“名家朗读”。说说他的朗读好在哪里?2.下面请大家来听听老师的一段朗读(配乐),看看和刚才的名家区别在哪里?(杜甫简历)赏析比较。(四)美读。创造想像,读出意境。过渡:“创造是一种美。”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可以仿读,欢迎创造性地美读,边读边想像,进入到诗境中去,努力独读出画面美、韵律美、情趣美,使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7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可配乐)2.自荐读或推荐读。三、小结1.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四读法”感受了

7、美、欣赏了美、评价了美,甚至创造性地再现了美。请大家不妨再创造性地说一说,诗歌中,除了茅屋为秋风所破外,还有为所破,……2.小结。正如大家所说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不怕!布衾为娇儿所破不怕!可怕的是理想为现实所破!可怕的是祖国为丧乱所破!于是乎,通过一个“破”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一颗滚烫却又破碎的心!四、作业课后,请大家不妨再次体验感受本文----把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把秋风破屋、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