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ID:42996483

大小:134.0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23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_第1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_第2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_第3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_第4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4(3-4)授课人李岩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2005级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一、教学目的1、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各类的特点。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熟悉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熟悉细菌的形态。3、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二、教学内容要点1、微生物的分类和各类微生物的特点。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三、教学要求要点教学重点:1、微生物的三大分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2、细菌的基

2、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和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教学难点: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补充知识:微生物的发现。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1、课程简介:简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2、通过图片引入微生物的概念,讲解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区别。1、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分类,讲解各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最后通过表格总结三类微生物的区别。2、简述细菌的形态。3、通过图文和动画重点介绍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和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3、菌毛、芽孢)。其中详细介绍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各种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4、小结本章内容。5、预习下节课内容:细菌的生理、消毒与灭菌。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7(1-2)授课人李岩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2005级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一、教学目的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2、熟悉分解性代谢产物的医学意义、细菌的生长曲线。3、了解人工培养细菌的方法,常用培养基,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

4、意义4、掌握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5、熟悉常用热力杀菌法、紫外线杀菌法的应用范围。6、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二、教学内容要点1、细菌的营养物质2、细菌的生长繁殖3、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4、细菌的人工培养5、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杀菌法、紫外线与电离辐射杀菌法、过滤除菌法。6、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剂及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三、教学要求要点教学重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2、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热力杀菌法、紫外线杀菌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教学难点:1、细菌

5、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补充知识:1、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2、常用的消毒灭菌的设备。1、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1、简述细菌生理的概念,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详细讲述细菌分裂增殖的方式和速度。2、详细讲述细菌的新陈代谢,检测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生化反应的意义,医学上重要的合成代谢产物。3、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4、区别消毒与灭菌的概念,树立无菌操作的观念。5、物理消毒灭菌法重点讲解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等的方法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灭菌物品和灭菌要求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6、化学消毒灭菌法重点讲解几种

6、常见的消毒剂,以及影响消毒剂杀菌作用的因素。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11(3-4)授课人李岩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2005级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一、教学目的1、掌握噬菌体的概念和噬菌体增殖的过程。2、熟悉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和特点。3、了解噬菌体的应用。4、掌握参与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质粒的基本概念。5、掌握基因重组的几种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6、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二、教学内容要点2、噬菌体的概念和噬菌体增殖的过程。3、细菌的常见变

7、异现象及变异的机制。。三、教学要求要点教学重点:1、噬菌体的增殖过程。2、参与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和基因重组的方式。教学难点:基因重组几种方式的区别。补充知识:噬菌体的发现。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1、介绍噬菌体的概念、噬菌体的基本性状和特点,强调噬菌体的本质是病毒。2、通过图片详细讲述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比较溶菌性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增殖过程的区别。3、简述噬菌体的应用。4、介绍细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比较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的区别。简述细菌的变异现象。5、通过图片和举例详细讲述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和机制,重点介绍基因重组

8、的几种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6、简述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7、小结本章内容。8、预习下节课内容: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微生物学检查。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13(1-2)授课人李岩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2005级护理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