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滴翠记黄山

飞鸿滴翠记黄山

ID:43038131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飞鸿滴翠记黄山_第1页
飞鸿滴翠记黄山_第2页
飞鸿滴翠记黄山_第3页
飞鸿滴翠记黄山_第4页
资源描述:

《飞鸿滴翠记黄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目的]1、学习多角度介绍景物的方法2、培养欣赏大自然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作者把赞颂大自然的创造力与人类的审美能力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2、难点:了解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柯蓝先生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海外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他的名字与事迹被收入《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国现代文学馆也为他及夫人文秋开设了《柯蓝文秋文库》,永久保存其著作及原稿。他撰写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章回体描述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推荐。我国文坛泰斗茅盾先生亲自在香港著文推荐

2、他所写的惟一一部反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红旗呼啦啦飘》。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获首届电影百花奖,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根据他写的散文《深谷回声》改编而成的电影《黄土地》荣获28项国际大奖。他的《早霞短笛》散文诗专集,为五十年代的青年争相传抄,影响了那一代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二、认真读课文,理解结构层次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及黄山的地理位置、面积。第二部分(3自然段):写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第三部分(4~18自然段):写黄山诸景。第一层(4~14自然段):写黄山峰、石、松。第二层(15自然段):写黄山的烟云

3、。第三层(16~17自然段):写黄山日出。第四层(18自然段):写黄山的温泉。三、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你说说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转换的。讨论并归纳:第3自然段说……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这句应该是下面写景的总起句,这句角度是从高空俯视。通过“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过渡到第4自然段“巍峨黄山,群峰挺拔。天都峰……使游人望而生畏。”第5自然段过渡到让你身临山中从下而上攀,第6段写“登上”天都峰绝顶,第7段“穿过”一线天,“再过”蓬

4、莱三岛,“直上”玉屏楼文殊洞顶上看到“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第8段自然而然对黄山松进行了一番介绍。第9段继续登上最高峰,再沿“百步云梯”而下,第9、10、11、12自然段写了黄山3个巧石。“螺蛳”、“飞来峰”、“猴子观海”。第13段对黄山石进行归类。第14自然段是写黄山的峰石的美是经过人类智慧的点化。第15段由前面写黄山的静态美过渡到黄山动态美“黄山烟云”的描写。转换的句子是“……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第16、17段用“然而”转折过渡到对黄山日出的描写。第18自然段用“游艺机人下山后”转换到对黄山温泉的介绍。总之全文角度变化多端,但转换过渡自然,使全文

5、浑然一体。四、朗读,请同学起来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断。五、小结本文描写了黄山的自然风光,赞颂了祖国山川的神奇、美丽。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导入二、品味赏析A你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1、“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萃”。总写黄山的美景,四字词排列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简洁而景象万千。2、“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丝中。”“斧劈刀削”形象地表现了石阶的陡,几乎是垂直的了,“如同飘动的彩带”虽然给人美感,但也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这两句很准确地表达出黄山石阶又陡又险的特点,看后

6、有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3、“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作者把静态的山峰写动起来了。起伏的群峰,就像汪洋大海中的航船和岛屿。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破石而出,寿逾千年,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这段文字把黄山松描写得神形兼备,“殷勤”,“招手致意”拟人手法运用得很贴切。使人看后对千年老松顿生亲切之感。5、“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显示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

7、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寥寥数语把黄山松的形态、气质全都展示了出来,令人顿生敬佩之情,好一个黄山松!6、“‘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真难为它”“一动不动”写出了作者的怜爱之心,写出了石的巧、趣。7、第15自然段写了黄山烟云的柔美:“轻盈”、“皎洁”、“飘舞”写出了烟云与山峰的关系,“恋人”“难舍难分”,写出了烟云使黄山成了梦幼的艺术之宫,成了人间仙境。8、“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情感,在自然界中是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