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刑法复习资料

me刑法复习资料

ID:43058973

大小:76.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me刑法复习资料_第1页
me刑法复习资料_第2页
me刑法复习资料_第3页
me刑法复习资料_第4页
me刑法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me刑法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志龙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l罪状是指:分则规范对犯罪具体状况的描述,指明适用该罪刑的规范的条件。分类: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l罪名概念:罪名是指犯罪的名称,是对犯罪本质的或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分类:1.类罪名与具体罪名2.单一罪名、选择罪名概括罪名l法定刑概念: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各种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刑种与刑度(简单讲就是刑罚的幅度)种类1.绝对确定的法定刑2.相对确定的法定刑3.浮动法定刑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概念与法益1.概念: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行为。2.法益:公共安全二、构成要件1.客观要件:实施了危害不特定或者

2、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个公共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危险或侵害结果。2.主观要件:故意、过失均可三、具体分类1.实害犯或者侵害犯:失火罪或者交通肇事2.具体危险犯:放火罪、爆炸罪等3.抽象危险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等第二节重点罪名一、放火罪1.概念与法益概念:是指故意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法益:公共安全(不特定的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构成客观构成要件: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主观构成要件: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主体:一般主

3、体,14周岁以上。(十七条第2款)二、爆炸罪1.概念:指故意引起爆炸物或者其他设备、装置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构成要件客观构成要件:引起爆炸物或者其他设备、装置爆炸,危害公共安全。主观构成要件:故意三、投放危险物质罪1.概念: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源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构成要件客观构成要件: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源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主观构成要件:故意。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概念: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对其他方法的解读:(1)其他方法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

4、险物质相当的方法。不是泛指任何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方法。(2)如果某种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应尽量定其他犯罪,不宜认定为本罪。五、有关枪支的犯罪1.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是指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擅自制造、销售枪支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有合法制造、销售枪支的单位。普通人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的构成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罪2.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这几个罪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必须是明知这个盗窃、抢夺、抢劫的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如果不是则按照普通的犯罪论处。3.非法持有、私

5、藏枪支、弹药罪”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规。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规,私自隐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4.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需要注意的是本罪的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与单位。5.丢失枪支不报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交通肇事罪(一)概念交通肇事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则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

6、法益-5-本罪侵犯的法益是:交通运输的安全,即公共安全(三)基本犯罪构成1.客观要件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必须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②必须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③发生重大事故必须是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或者是与交通有直接关系④交通肇事的结果必须由违反规范保护的目的行为所引起⑤交通工具的认定⑥责任分配(危险分配)2.主观要件为:过失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非交通运输的人

7、员。(四)交通肇事罪的行为方式1.作为:酒后开车、无证驾驶、闯红灯、超速、违章超车、超载等等。2.不作为:拐弯不显示指示灯、通过道口不鸣笛警示、通过岔口不减速等。三、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罪与非罪要注意本罪与一般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的区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