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

ID:43066174

大小:142.1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4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_第1页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_第2页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_第3页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_第4页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的焦点集中于前一天闭幕的第一届政协会议。其相关新闻中提及“全国委员会留出十八名空额,以便将来容纳新解放区的适当代表人物”。该信息透露彼时局势是)A.政协召开,民主选举人大代表B.政权初立,人民战争尚未结束C.社会稳定,民众参政热情高涨D.战争延续,举国民众共商国是详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形势,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全国委员会留出十八名空额,以便将来容纳新解放区的适当代表人物”可知,当时新解放区还在不断增加中,说

2、明当时全国并没有完全解放,战争尚未结束,结合时间“10月1日”的信息,故本题选B项。一届人大的召开是在1954年,与材料时间“1949年”不符,A项错误;C、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2.老照片是尘封的历史。图1和图2共同见证了新中国()图1图2A・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详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题干所给图片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事分别

3、发生在1949年和1954年,这两个机构当时都是最高的权力机构,A项表述正确。B项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不能体现二者“共同见证”这一要求,B项不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于1956年底,不符合要求,C项不正确。D项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答案:A3・毛泽东指出:“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并强调“通过政协容纳许多人来商量事情很需要”。毛泽东此番言论()A.肯定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作用B.奠定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C.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不利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详细分析: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

4、会召开以后,全国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出现了质疑政协存在的声音,对此毛泽东发表了题干中的这番言论,C项正确。答案:C4.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参下图),这一修改()BU:辰-改改动修修活A・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详细分析:把“反革命活动”修改为“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不再突出政治色彩,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故A项正确;该修正案属于宪法的一部分,并无增加新的法律法规,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党的领导地位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共执政理

5、念,故D项错误。答案:A4.1967年周恩来主持召开“怀仁堂碰头会”,叶剑英指出:“上海夺权,改名为上海公社,这样大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体制,不经过政治局讨论,就擅自改变名称,又是想干什么?”这主要反映出A.“文革”遭到有效抵制B.叶剑英反对上海的夺权斗争C.周恩来支持上海的夺权斗争“文革”肆意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详细分析:题干中信息表明,“文革”期间,张春桥等人在“不经过政治局讨论”的情况下,就可以改变国家体制,这严重违背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D项正确。答案:D4.(2016-乌鲁木齐月考)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

6、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的是A.和平统一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一个中国原则D・求同存异原则详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答案:C5.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两岸实现三通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详细分析: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实现三通,表明了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往来的政策。A项属于党的工作

7、重心的转移,没有提及对台政策,B、C两项晚于1980年。答案:D6.(2016-山东实验中学一模)“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的方针C.不结盟政策D.多边外交战略详细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艮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故A项正确;B项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