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

ID:43068700

大小:160.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水文+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0%II放“快排”模式课时跟踪检测(二)水文一、选择题“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如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透水饷转、下沉式嫌堆、倉水池、阳水■、生物海册设H零池爐.僧水湿地3海绵城市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涝能力解析:l.B2.D第1题,

2、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增加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蒸发,对水汽输送影响很小。注意图中箭头的粗细示意量的大小。第2题,“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差异较大,减少了城市的可用水量,A、B项错误;“海绵城市”减少了城市地表排水量,增加了雨水下渗量,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涝能力,C项错误,D项正确。(2016-全国卷II)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如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

3、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3〜5题。高度/m10卜3.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1.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解析:3.D4.B5.A第3题,读图可知,甲时段河床较深,水位较高,是河流冲刷作用的结果,主要发生在汛期。受锋面雨带进退的影响,浙江东部地区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此时为河流的汛期。图中乙时段河床较高,是泥沙淤积的结果,应为枯水期,因此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

4、在由汛期到枯水期的时段,9〜12月符合,故选项D正确。第4题,水库竣工后,汛期水库下游流量减小,径流冲刷河床的作用减弱,河道淤积加重,故选项B正确。第5题,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可以减弱潮流带来的泥沙补给,从而减少河流的泥沙淤积,故选项A正确。25201510如图示意洞庭湖水系上游一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出、入湖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6〜A.甲一乙B.乙一丙C.丙一丁D.丁以后7.洞庭湖水位最高的时刻是()A.甲B.乙C.丙D.T8.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径流的变化应是()A.湖泊峰值水位变高B.岀湖径流量峰值提前C.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D.出湖径流量峰值增大

5、时间6.此次洪水过程中,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的时刻出现在()解析:6.B7.B&C第6题,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湖口处水流速度最快时也就是出湖径流量最大时,出现在乙一丙时间段。第7题,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一直大于出湖径流量,且入湖径流量出现峰值,洞庭湖水位一直上升;乙时刻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相等:乙时刻之后,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呈波动变化,所以乙时刻洞庭湖水位最高。第8题,退耕还湖后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同样的洪水过程,湖泊峰值水位降低,A错。由于蓄水能力增强,出湖径流量峰值推后,且峰值减小,B、D错。由于湖泊容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峰值增大,C项正确。(2017

6、-郑州质检)读世界某海域洋流模式图,回答9〜11题。归流例回洋图二9.图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海区是()A.①B.②C・③D.④10・形成乙洋流的盛行风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1・最有利于渔场形成的洋流是()A.甲B.乙C.丙D.T解析:9.C10.D11.C第9题,读图并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图中大洋环流为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海水温度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因此②③两海区的海水温度要低于①④两海区,同时③海区有寒流流经,水温较②海区低。第10题,图中大洋环流为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乙洋流为西风漂流,是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7、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第11题,丙洋流是在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上升流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有利于藻类等生物的生长,使鱼类饵料充足,有利于渔场形成。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400mm和1200mm,有22条河流汇入。流域内为内蒙古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近3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富营养化不断加剧。(1)说出岱海流域地势特点,并简述判断依据。(2)根据水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