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

ID:43080210

大小:259.15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26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_第1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_第2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_第3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_第4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0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B.宋夏议和的影响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故材料评述的是唐蕃和亲的意义。故A符合题意;宋夏议和和吐蕃无关,故3不符合题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元朝,故C不符合题青;土尔扈特部回归发生在清朝,故D

2、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紧扣题干的"贞观〃、"公主嫁到吐蕃〃进行分析,认识题干的〃贞观〃指的是唐太宗,〃公主嫁到吐蕃〃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价的是唐蕃和亲的意义。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秦灭六国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D.元灭南宋【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

3、故c符合题意;秦灭六国结束的是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故A不符合题意;西晋灭吴,结束的是三国的分裂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元灭南宋结束的是辽宋夏金的并立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行中书省"说明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都,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故D不符合题

4、意。故选C。4.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下列情景有可能遇到的是A.占城稻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B.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C.人们可以在瓦子中观看京剧D.四川地区已开始使用"交子”【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从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还未在黄河流域推广。故A不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当时南宋与金对峙,故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的情景不可能遇到。故3不符合题意;京剧的形成时间是清朝的道光年间,在北宋还未出现京剧。故C不可能遇到,不符合题意;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5、币“交子”°故可能遇到,符合题意。故选5.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钱、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干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A.元朝大都【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2018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昼市〃"夜市""交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

6、铜钱并行的货币。因此题干材料中的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东京,故选Ce5.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致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即读书的行为高于一切。反映了宋朝重文,重读书;"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做针。反映当时人们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

7、荣。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材料"宋朝〃是时间提示,理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说明宋朝比较重视读书,不做军人,结合所学,宋朝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装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由此可确定答案。5•"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A.开通大运河B.创立科举制【来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幵万世之利”犬体意思

8、是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