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

ID:43081823

大小:103.5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5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_第1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_第2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_第3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_第4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技巧解读题型一:情节设题(必考题目〉①概括全篇内容、概括部分情节、梳理心情变化、概括全文内容【包括内容】基本思路:人物+事件(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何事)+结果,时间、地点、经过可以略去;輕因可以有,尤其是结果一定要有。[注意:人物众多时,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主要事件,(插叙的事情排除掉);如果有两件主要事情,都要概括出来。②概括情节概括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

2、情况。③梳理心情(感情)变化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题型二:句子设题(必考题目〉从修鋅方面入手。格式一般为:运用了的修鋅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或强调突出)了,流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附】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拟人:将人格化(赋予其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夸张:突出的特征或增强作者的思想情感排比:层层推进,加强语势,强调突出的特点,强化对情感的表达,富有感染力。对偶: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表现力。反复:表达绵绵不

3、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岀感情。(也有强调的作用)设问:解释上文的原因,增强语言气势引发读者对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反问:加强语气,富有感染力,强烈地表达了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必考题目)[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格式一般为:①动词、形容词:XX动词(形容词)【务必要一一指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表现了(突出了/流露出〉(特点、精神品质〉或者(表达)作者(感激、喜爱、愧疚、同情、关爱、担忧等〉的感情。②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4、流露出(表达》作者的感情。③拟声词:运用拟声词XX,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的情态美,流露出XX的情感。(必考题目〉(4)理解词语含义(1)明确词语本义,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语境义。理解了词语的本义,也就可以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其在文中的含义。(方法:看语境)答题格式:xx词原指……,这里指……,起到(表达)了……的效果(感情)(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代词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上文,扣住上文,由近及远地去顺藤摸瓜,就能准确理解它的含义。(方法:看位置)(3)分析比喻、借代、拟人等修

5、辞,准确理解词语的修辞义。对于此类词语,要从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本体,同时找准原句,在词语出现的前后找答案C(4)fc握词语的感情色彩。由于文章内容的需要或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会使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时会反用其表达效果。(方法:看效果)(5)理清段落层次关系、把握段落语脉,准确推断词义或表达效果。有些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前后句所述内容无法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需要理清段落层次关系来做具体分析。【3】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格式一般为: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

6、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对偶句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4】从描写角度入手。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分析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5]加点词语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6]理解人物情感(])妲述直jQ.feO.弘蝕特别是在文首或文尾出现的抒情句、议仑句、哲药斥善'融蘇亍褊的主旨,同时也

7、显示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笛依据色彩推敲作者情感态度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中一系列色彩的词语。(2)娛鸵魁奘修辞能够更好地突出作者的情感色彩。(3)翹处作者对人物、景物的描写,有时也能帮找们分離i矗義芳丽E辰及里,知其内涵、作用。把握情感变化的过程,首先要理清文章行文思路。题些(1)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分析;②按事情发2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阶段分析。(2)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环

8、境)分析。(1)先看标题的本意。(即概括的内容,点明的对象)(2)分析标题的修辞(将运用修辞的标题还原后理解其含义)(3)理解标题的取关义。(4)把握标题的象征义(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5)把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表层含义:指的是标题在文中的意思(或者说标题在文中所对应的什么内容);深层含义:多为内容的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或双关义以及文章的主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2)理解句子的含义,即在一定的语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