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

ID:43111482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 文综历史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学校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9.范蠡提出广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

2、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政府调控物价D.自由放任10.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1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

3、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12.“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A.牛顿运动三定律B.达尔文的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3.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

4、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4.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

5、途径15.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6.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区

6、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14道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8.(20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造就

7、了深层次的文化结构,消费意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沿着“尚俭”和“尚奢”主次并存、因时制用的模式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与其奢也,宁俭。”——孔子“俭节则昌,淫浃则亡。”——墨子“财货足用则轻用(滥用),轻用则侈泰,……侈泰则家贫。”——韩非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司马光(1)材料一中孔子尚俭的目的是什么?(2分)墨子、韩非子、司马光分别是从哪种角度论述尚俭的重要性?(3分)材料二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

8、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计天下之势则不然”。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