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心理学复习题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

ID:43246688

大小:124.6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9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_第1页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_第2页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_第3页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_第4页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心理学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师心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需要:_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耍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活动积极源泉么3丨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标的内在云力力。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0象的拒向与集中。5丨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同时离幵了其余的事物。6。集屮性:是指乂:理:活執树一定对象的持续反映。7,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8,有意注意鬼拒看

2、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有意后注意:是指夸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専/意。: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己有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概括的、间接的反峡、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11•功能固着: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常以某种方法使用一定的物体,日积月累,于将某种物体的功能或甩途看成是该物体固有的,这种在人的观念上限定事物的功用或性能的思维称为功能固看。12.情绪和情鳳: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3.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

3、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I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八14.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成的必备的心理特征。、15.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感及彳I弯:I#!#:式,急: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4"人区誦孟他八1定品质。匹二二群体:又称团体'是措有共同U慕减和&12'成员间相互一•:••烤存、彼此间存在1熟翁》群集合体。丨:、4《福感17.社会助长:也称社备助长作用,又叫社会促进,是指有他人在场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赛&现象。18.社会干扰:是指有維人在场或他人

4、一起活动而使得活动效率下“:,勤现象。19.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多人一起工作或活动、会降彳氏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2(1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与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师的期待:是指教师在理解学牛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牛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922‘矢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吋间,如果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法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21学习:/小的学习是指人和

5、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选•一24丨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八21心理教育:是抬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案取各#友法和搐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其&好的心理#质。“’・厂.:・选择:1.U879年〕,(德国〕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拳〕: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赞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是〔有目的X(有计划)地通过

6、(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量以研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毛需要的特点:〈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二•马斯洛需要结构分七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动机具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动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T.AAAAAA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口形曲线的尖系。②中等强度动机

7、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④动机的梟佳水务性质的不同面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胃率或1/1:的提專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亀佳永平看逐渐卡降的趋势,即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的动乂永步省询千任务:的完成。1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以及萇惡需:要舞枣的努为:,誓注意’分为(:无意注恿7、(有意注赛彳,载(有意篇徉春鸯种类型:。义无意注意受(客祯孝观)因崖扉向售销: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刺备敏强象、‘命激物之间I勺对比尖系、刺激的••人•f•:

8、A二:■.••-:''/•运动和秦化和適激的新异性)譽。引齒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孟要、兴趣'、情绩、精神权态和期待)等。10.无章注意既有(积嗥3勸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11・注意的特征主要看:(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慧的转移〕12.感觉的心理规律有:(感觉性与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X(感觉间的相互作用〕、(联觉〕。1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例子:①长期从事印染的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不同的黑色;②熟练的炼钢工人能根据炉火颜色的细微差别准确地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