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

ID:43338591

大小:67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8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_第1页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_第2页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_第3页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_第4页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1团滴灌春麦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及栽培技术总结-T'f■新疆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农技推广站李瑛21团2010年种植春麦1.41万亩,品种为“新春6号”,其中常规春麦1.3415万亩,单产仅达450公斤/亩,较2009年减产100公斤/亩,产量水平因受年度间气候的影响,位于2003-2010年一般水平;滴灌春麦今年首次种植,面积685亩,单产达550公斤/亩,较常规春麦增产100公斤/亩;滴灌春麦将成为我团日后春麦种植的主要栽培形式,以下把滴灌春麦的生育规律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2010年小麦生育期间气象

2、因素的影响(见表11、表12)2009年因气候较适宜小麦的生长发育,其常规春麦产量水平位于2003-2010年最高,因此把2009年作为参比对象。1・1与2009年、常年相比不利的气象因素1・1・1三月、四月、五月均较2009年、常年气温低,致使出苗时期、分篥时期、拔节时期、抽穗时期滞后缓慢,较往年晚。1.1.2A月、七月气温均较2009年、常年高。1・1・3六月四日进入籽粒形成期,6月10日至13日连续4天最高气温值达32.7-33.3°C,不利穗粒数的建立。1・1・4六刀十四LI进入灌浆期,较2009

3、年晚7天。灌浆后的第三天连续6天最高气温值达32.0-34・9°C,对千粒重的建立有较人的彩响。1・1・5成熟期7月13FI至14H调查产量,全团各滴灌麦植株有绿叶、杆绿、穗大黄中带绿、籽粒软。7月19日再调查滴灌麦叶杆枯黄、穗小黄熟、籽粒硬。7月16H至18H,连续3天最高气温至达32.0-34°C,逼熟了滴灌春麦,致使千粒重较低。1.2与2009年、常年相比有利的气象因素1.2.1三、四、五月气温较低,有利于收获穗及小穗数的建立。1.2.2五月份的累计温较2009年低19°C,不利蚊•虫的早、重发生。

4、2、生育规律2.1生育期表12010年大山滴灌春麦与常规春麦生育期比较表单位:日/月种植形式播种时间出苗分藥拔节抽穗成熟分篥期幼穗分化期灌浆期蠶期滴灌15/2-20/23/420/48/51/615-17/720/4-7/520/4-27/54/6-13/614/6-3/74/7-16/7常规21/2-28/23/420/48/531/56-13/720/4-7/520/4-26/53/6-12/613/6-2/73/7-10/7从表1可看出:各连队滴灌春麦播期较常规春麦早,但出苗时期是一致的。分菓和拔节

5、时期也是一致的。滴灌春麦抽穗时期较常规春麦晚一天。成熟时期较常规春麦晚六天。滴灌春麦生育104天,常规春麦是98天。2.2生育指标2.2.1良凡连滴灌春麦与试验站常规春麦(生产试验新春6号)比较2.2.1.1生育期绿叶数、面积、干重比较单位:亩张叶/株平方厘米/株克/穗连队条田种植形式积分篥期(28/4)拔节期(10/5)孕穗期(26/5)灌浆期(21/6)茎绿叶绿叶面积植株T农主茎绿叶绿叶面积植株TlV:主茎绿叶绿叶面积植株TlV:主茎绿叶绿叶面积植株干重良凡连南五滴灌1254.840.80.226.6

6、105.90.763.7150.21.68381.33.29试验站北五常规0.24.43&60.196.812&30.723.7152.51.652.6125.05.89表2两个条田相对3支渠分布,相距近有可比性。从表2可看出:分藥期、拔节期、孕穗期滴灌麦与常规麦在绿叶而积、植株干重差距不大,在灌浆期差距较大,灌浆期虽然滴灌麦较常规麦多0.4张绿叶,但绿叶面积较常规麦小43.7平方厘米/株,植株干重较常规麦低2.6克/株。2.2.1.2生育指标比较表3良凡连滴灌麦与试验站常规麦生育指标比较表单位:公斤厘米

7、万株/市公斤/市m%条田种植形式面枳播量基本苗总茎数收获穗穗粒数粒重倒伏面积折扣系数单产株高南五滴灌1252536.5122.539.335.646.5100.8555697.8北五常规0.220.829.599.632.740.747.90.040.87557101从表3可看出:两者产量水平一致,滴灌麦是以收获穗居高达到产量水平。而常规麦是以穗粒数和千粒重达到产量水平的o这一结果对应了表2常规麦灌浆期叶面积、植株干重较滴灌麦高。试验站小麦品种试验生育期不实施化控,株高不进行比较。2.2.2十二连滴灌麦与

8、常规麦生育指标比较表412连滴灌麦与常规麦生育指标比较表单位:公斤厘米万株/亩公斤/亩亩条田种植形式面积播量基本苗总茎数收获穗穗粒数千粒重倒伏而积折扣系数单产休冋2-6+2滴灌1402530.995.734.740.545.500.957096.52・3・常规1552541.8125.734.035.848100.855178&0表4两块条田位于我团2支渠沿线,地处12连,两者相距较近,有可比性。从表4可看出:株高滴灌麦高于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