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78122
大小:4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30
《严复翻译训诂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严复翻译训诂思想研究摘要:严复在翻译过程中柔合多种训诂学常用方法,以今训古,以中训西,重在以今时眼光重审旧时思想,旨在以中国思想解释西方理念,妙在使读者快速接受理解新学。本文以严译《原富》为例,深入探究严复的翻译训诂思想。以训诂学角度看待严译为进一步解读严复及其翻译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泼墨。关键词:严复;训诂;翻译训诂;原富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9-0111-03训诂学,即将古代的话语用现在通行的语言文字加以解释,使之通晓明白。翻译的本质与训诂并无二致,唯一的不同在于
2、翻译涉及的是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相互解释。目前,学术界有学者分析研究训诂学与翻译学之间的联系。缪沐珍将训诂学与雅各布森提岀的语内翻译对等,认为训诂是语内翻译的前提和基础,语内翻译是训诂的必然结果。可以看出,学术界普遍认为训诂学只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发挥作用,却忽略了训诂在英译汉过程中的价值与体现。早年间有学者批评严译是极度不忠实于原文的体现,但随后就有学者提出这是严复故意为之。严复与原著作者严译是不同国家的人经考证,严复翻译《原富》的时间大致从1896年10月至1901年1月30H,两人生活的年代相差了一个多世纪,这期间全球经
3、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严复以原著基础,用今之实事训斯密时之见闻,打破时远的藩篱。此外,《原富》中出现的诸多经济学专业术语,对于当时闭关锁国多年的国人来说,理解起来颇有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严复在翻译过程中以中国古事及思想训通这些“新鲜”术语表述,便于读者理解。本文以《原富》译本为例,从训诂学的视角审视严复的译著,总结分析训诂学方法与思想在严译中的体现,并希望能够对严复及其译作的研究做出贡献。一、严复与训诂在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英国是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与世界贸易的中心,在各个方面均领先于其他工业国。18世纪初,
4、当法国和德国还拘泥于封建保守的家内工业与独立手工业时,英国正处在由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过渡时期,分工逐步形成,产业贸易日益发达,自由竞争与反对政府干涉经济的呼声越来越大。在深刻认识剖析这些经济现象之后,斯密氏著《原富》提出经济自由的思想,并反对传统的重商主义。甲午海战惨败,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国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严复提出维新变法,他企图通过翻译《原富》挽救中国日益落魄的经济体制。身为译者的严复深知“斯密成书于法人革命之前”和“去今百岁矣,故其所言多与西国今日之情异”的道理,认为《原富》的翻译“匡谬急于讲学”
5、。因此,严复常常在正文译文结束之后附以案语,在其中道出斯密氏原著中过时的论点论据,并将今日之情形描述出来。在案语中通常会用明显的提示语句提醒读者今时已不同往日。严复将训诂学以今训古的思想融入到《原富》的翻译之中,在不打破原著中心论的背景之下,通过案语层面的操作,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斯密氏的论据论点,对其所未见未闻之后事予以补充说明,进而对《原富》中的经济学观点做更深层次的释义,以达到“达用明体”的翻译之效。不仅如此,严复还将训诂学这种居今论古的理论模式加以改造,在案语中指出斯密氏原著的不妥不当之旧说,并附以“后贤之说”甚至加入自
6、己的观点“匡谬”原著。这种做法不但赋予原著第二次生命,而且保证了译文的时效性,可谓妙哉。严复希望通过自己的译书迅速救亡图存,激起全体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部戊?篇一?论君主及合众国家之度支》的案语中严复有“中西圣哲所论皆同”之云,这说明严复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某些部分实则与斯密氏之论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严复的做法是用“古人古事”训释西方思想与概念,在充分总结消化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找出其中与西方思想概念相近的部分,并替代之。如此一来,目的语读者首先通过严译这座桥梁触及到西方“新鲜的”思想与知识,随后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大环
7、境中逐步理解西方新生事物,从而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这其中严复将多种训诂学中的传统训诂手法融入自己的译文,“训”中学之精,“明”西学之体。二、《原富》译本中训诂学方法的体现从训诂的方式看,严译《原富》中主要涉及宛述,互训,?f训,据古训,考异文与浑言析言等6种训诂手法。严复将这些训诂方法的基本理念运用到自己的翻译过程中,以中训西,以今时训古时,便于读者读懂译文。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往往很难只涉及某一种具体的训诂方法,通常是多种训诂法相结合,各自取长补短,以求译文能够迅速为读者接受。现就《原富》译本中出现的训诂方法逐一进行讨论。一曰
8、宛述,又?Q义界,即就某事物的形状,颜色,性情,质料,功用,位置,时间等方面释一词之义。《原富》中充斥着大量如今为大众习以为常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却颇为“新鲜”的经济学术语。这些术语早已为西方大众熟知,因此在《原富》原著中并未对其含义做过多的解释。严复或音译或意译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