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补气》ppt课件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

ID:43401589

大小:387.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0-08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_第1页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_第2页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_第3页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_第4页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益剂-补气》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补益剂【概念】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属于“八法”中的“补法”。【分类及适应范围】补气剂–脾肺气虚证补血剂–营血亏虚(心,肝,脾血虚)气虚双补–气血两亏证补阴剂–肝肾阴虚证补阳剂–阳气虚弱阴阳双补剂–阴阳两虚证肺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形体失其温煦腰膝酸软不能化气行水–小便不利肾不固摄水液–小便频数【配伍规律】┌利水渗湿药1补气剂:甘温补气药+│          └升阳举陷药2补血剂: ┌行气药  ┐①血虚多滞│      │    │活血祛瘀药┘②配伍需要││

2、补气药:补气生血    │    └安神药  ┌清虚热药3补阴剂甘凉滋阴药+│          └补肾阳药4补阳剂 温补肾阳药+滋阴药甘温补+血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去瘀生新”甘温滋腻之品,配伍使之补而不滞之药。【使用注意事项】1.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然气虚一般以补气药,较少配补血药,防其阴柔碍胃)2.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3.“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在脾胃功能不足时,应配以理气健脾,和胃消化的药物,以资运化。4.应辨别虚实的真

3、假。《景岳全书》曾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5.正气已伤而余邪未尽,则应扶正祛邪。6.滥用补剂,不仅无效,反而有害。7.煎煮时间宜长,空腹或饭前服用。补 气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的病证。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常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为主,根据兼夹证的不同,分别配伍理气、渗湿、升阳举陷、补血、养阴、疏风解表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生脉散*人参蛤

4、蚧散补 血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用补血药如熟地、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气血双补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病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食少倦怠,气短懒言,舌淡,脉虚无力等。常用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与补血药如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共同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十

5、全大补汤*八珍汤*泰山磐石散补 阴补阴剂,适用于阴虚的病证。症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痠遗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常用补阴药如熟地、麦冬、沙参、阿胶、龟版等为主组方。由于阴虚易从热化,故应适量配伍清热之品。此外,根据兼夹证的药物特性的不同,有时需配补阳、理气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炙甘草汤补 阳补阳剂,适用于阳气虚弱的病证。阳虚与内脏的关系,以心、脾、肾为主,有关心、脾阳虚的方剂,已在温里剂介绍,本节主要论述治疗肾阳虚的方剂。肾阳虚症每见面色苍

6、白,形寒肢冷,腰膝痠痛,下肢软弱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少腹拘急,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尺部尤甚等。常用补阳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鹿角胶、仙茅等为主,配伍利水、补阴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剂肾气丸*右归丸阴阳并补阴阳并补剂,适用于阴阳两虚的病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自汗盗汗,午后潮热等。常用补阴药如熟地、山茱萸、龟版、何首乌、枸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胶等共同组成方剂,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别主次轻重。代表方如地黄饮子、龟

7、鹿二仙胶等。代表方剂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用法】人参3-9g白术6-9g茯苓6-9g甘草炙[3-6g]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主治】:脾胃气虚证【治法】益气健脾·四君子汤·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白,体倦乏力,语音低微,舌淡脉虚弱本方是治疗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君 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 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

8、运之力佐 茯苓──甘淡,健脾渗湿           使 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方解】·四君子汤·白术,茯苓相伍,健脾祛湿之功更显。*配伍要点:参与术、术与苓配伍;·全方温而不燥,平补不峻,共奏益气中,健脾养胃之效,体现了脾胃气虚的基本大法。犹如宽厚平和之君子,故有“四君子汤”之名1.辨证要点: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