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ID:43434198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2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姓名:课题1古诗两首 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课前准备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3、古筝音乐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揭题。1、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教可以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今

2、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2、听音朗读,初识古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3、朗读古诗。(1)把诗读通读顺。(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三)再读,感悟诗意。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结合版书: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

4、想?(四)朗读,背诵。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2、配乐朗读朗读。3、指名读。4、学生齐读。5、背诵。(五)扩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3、交流。望洞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

5、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3、简单介绍作者:刘禹锡,唐

6、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习一下生字词: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⑴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注意: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⑵ 白银盘里一青螺: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

7、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1、出示: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教后记: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

8、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