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ID:43455958

大小:30.0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02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_第1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_第2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_第3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_第4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简介【主讲教师】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校长兼党直属支部书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互动教师】胡亚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潜能开发部,部长)王巧婧(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刁红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

2、的必要条件。专题讲座部分介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范畴,幼儿社会交往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例分析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最后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两方面详细而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策略。互动对话环节中,三位幼儿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合教育案例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受欢迎型和不受欢迎型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受欢迎的幼儿走近同伴,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另外,三位老师还探讨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在同伴交往中,除了要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他人交往,还应教会

3、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合理地拒绝他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是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案例分析《不爱理人的乐乐》将带您了解幼儿不愿与人合作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学习要求】(一)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幼儿社会交往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学习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二)理解与认识1.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102.社会学习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3.认知加工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4.需要层次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5.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6.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7.培养幼儿社

4、会交往能力的意义8.什么是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9.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对同伴交往的影响10.什么是移情能力11.什么是观点采择能力1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三)实践与应用1.结合实例谈一谈,幼儿教师应如何通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举例说明移情能力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3.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4.当发现幼儿不愿与同伴交往时,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寻找原因?(四)反思与提高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班级里是否存在不愿或不会与人交往的孩子,你是否分析关注过他们?2.你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吗?你的哪些做法是可取的?哪些做法

5、还需要改进?3.班级中有“不受欢迎”的幼儿吗,他们的同伴交往特点是怎样的?试分析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与同事探讨恰当的解决办法并写下来。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尝试运用写下的方法,分析效果并记录。案例评析【案例名称】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评析教师】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案例】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10乐乐性格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儿。在小区和妈妈散步时,经常遇到跟她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如果妈妈说“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啊!”她就会不停地摇头,拉着妈妈朝其他方向走去。乐乐妈妈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都

6、跟乐乐年龄差不多,经常互相邀请去各自家里做客。为了丰富她的社交环境,让她有机会与小朋友接触,妈妈经常带乐乐参加这样的活动。当他们别人家里时,小朋友们会主动带客人参观自己的房间,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可是知道同事和孩子要到他们家里做客时,乐乐会早早地就把房间里的玩具藏起来,客人来了也不许进她的房间,房间里的任何东西都不愿意让别人碰。乐乐在幼儿园也不太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玩玩具时,她通常会选择一个角落坐下,如果有小朋友想借他的玩具或者想和她一起玩,她就会非常生气,跟老师告状说:“小朋友又抢我玩具了!”有时还会因此打小朋友。【案例分析】

7、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乐乐不愿意理人、爱打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乐乐与人交往的环境比较丰富,但是并不愿意与人交往,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同伴交往技巧,或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体验过与人交往的乐趣。而后来乐乐所谓的“打人”行为印证了乐乐缺乏交往技巧这一观点,除了用手推人,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如何拒绝他人的要求,不会邀请他人加入自己的游戏当中,加之年龄小的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有时出于善意地用手一碰,也容易因为力气过大而被同伴解读为“打人”。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都与乐乐一样,不知道与人交往的好处,没有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怕别人抢自己的东西,不懂得与人合作交往

8、的技巧。【案例反思】合作,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早在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