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论文

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论文

ID:43457964

大小:339.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2

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论文_第1页
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论文_第2页
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梁陈方案”与雄安新区的共同思考摘要:本文分析同为疏散首都功能的雄安新区与“梁陈方案”,思考和评价两个思想方案的不同,研究前者成功,后者失败的原因,并总结经验,分析雄安新区对北京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关键词:“梁陈方案”;雄安新区;京津冀4月1日,清明小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央视播发的新闻表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标志,浦东新区则是邓小平南巡讲话

2、之后,重启改革开放的产物。雄安新区的建设被比喻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历史定位将超越深圳和浦东。不仅显示出雄安新区分量之重,而且给社会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和解读空间。与此同时,这也让人们掀起了对建国初期时梁思成与陈占祥共同提出的“梁陈方案”的激烈讨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未来中国发展的引擎,就是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深圳经济特区,带动了珠三角发展;上海浦东新区,带动了长三角发展;而“首都北京”,过去被赋予了各种功能,不但没能带着津冀发展,反而由于虹吸效应,还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3、发展条件严重恶化——交通拥堵、雾霾锁城、房价居高不下。十八大后,中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两项战略举措,其一是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北京市搬到通州;其二就是建设河北雄安新区。二者将形成“首都北京”新的两翼。这就是说:我们的“首都北京”,先从行政层面,建一个“北京市”;再从产业层面,建一个“雄安新区”。剩下的部分,就是专注首都功能的中央政务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雄安新区”就是把“首都北京”过去吃进去但又消化不良的“非首都功能”放在河北,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的引擎。“梁陈方案”再次被翻出,重回历史,总结原因由于雄安新区的提出,

4、使得“梁陈方案”再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两个方案同是疏解首都的功能,但是“梁陈方案”在建国初期是被否定的,而现在却实行了一个跟“梁陈方案”起着共同作用的方案,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建国初期,本着“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梁、陈两位先生对新中国的首都作了科学的规划,一方面,从整体保护的构思出发,建议把中央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避免大规模拆迁的发生,降低经济成本,自然延续城市社会结构及文化生态;另一方面,提出平衡发展城市的原则,增进城市各个部分居住与就业的统一,防止跨区域交通的发生。老城区和新城区隔离开来,应该有一个衔接

5、,他们建议把新市区移到复兴门外月坛以西、公主坟一带,使之成为老城西长安街的延伸和连接新旧两城的纽带;同时把钓鱼台、玉渊潭等建成新的公园和绿地,相当于老城内的三海之于故宫那样;再把南面的莲花池也组织进新的规划中来,这样,新行政中心就可以东连旧城,西接新市区的生活、商业、服务区,背靠海淀、香山等教育风景区,南向莲花池和丰台铁路交通总汇,形成北京的第二条中轴线。而当时同为被邀请参加首都规划的苏联专家则提出要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长安街两侧建设新中国首都的行政中心,最后被当时的政府采纳。而“梁陈方案”方案十分合理但还是没有被实施,究其原因,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

6、方案自身成本原因,而另一部分则是政治背景上的原因。在我看来,“梁陈方案”的规划理念和思想无疑是先进的,运用了当时西方最热门的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但是当时“梁陈方案”只落脚于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面,缺少了对领导人人心、当时经济实力和历史背景的综合考量,因此“梁陈方案”从经济上需要的资金是要大于苏联专家的方案的,建新城的费用要远比拆迁费用更高;从对领导人人心的考量和历史背景是政治方面的问题,自古以来,最高领导人或者机构都是安置在北京皇城这一片区,于是这一片区在中国人心中代表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因此,新中国领导机构想要坐落在古往今来权利的最高地是人之常情;同

7、时在历史背景上,当时战争刚结束,全国百废待新,推翻了以前的旧政府和旧思想,人们去旧革新的想法很浓厚,对于旧城的拆除与北京城的改造起着推动作用;另外采用苏联专家的方案还有可能与当时苏联在世界的地位有关。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梁陈方案”尘封历史长河,虽说“梁陈方案”是十分科学合理的,但试想如果当时方案真的被实施了,如今的北京城又会如何?我认为,在一方面,如果“梁陈方案”得到实施,会很好地保护了北京城的古城墙等遗址;但是北京如今的现状不是因为“梁陈方案”没有得到实施而造成的,比如它的交通、环境等各种病症,这些“大城市病”是各种因素整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建国后,

8、北京产生了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导致空间的变化,第一个是“大跃进”时期,开始修十大工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