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

ID:43469039

大小:95.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4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_第1页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_第2页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_第3页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_第4页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政 治复习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政治专题一:加强自我保护、做知法、守法的人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们看电影时,如果有人在场内随意喧哗、走动,会影响大家看电影。这说明()A.社会生活本来就是杂乱无章的B.社会生活不应该有什么准则C.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D.社会生活有无规矩都一样2.某学生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该同学行为是()A.是一般的好玩行为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D.是违法行为3.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违法行为

2、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B.应被逮捕判刑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C.只有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才是违法行为D.只要有了违法的思想就是违法行为4.“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这句话表明()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B.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C.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护法D.法律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5.下面说法对法律的理解错误的有()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只对成年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C.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来制定和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D.法律是对所有公民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3、的特殊行为规范6.下列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A.中小学可以随意开除犯错误的学生B.某中学规定不许学生出入歌舞厅、酒吧等场所C.某家长让正在上初中的女孩辍学D.某网吧采取对中小学生优惠的办法招引顾客7.我国两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中国儿童权利公约》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小王同学自以为骑自行车技术好,骑车时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次在闯红灯时与另一辆自行车相撞,结果造成手骨骨折。这件事说明了小王同学()A.骑车的技术还不够好B

4、.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C.没有很好的得到社会保护D.偶然事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9.中学生张某,不思学习,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则事例告诉我们()A.违法一定会发展成为犯罪用心 爱心 专心B.平时要防微杜渐,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C.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D.靠教育不能减少犯罪10.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A.是否触犯法律B.是否触犯刑法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是否应受到刑罚处罚11.某市开展联合执法行为,查缴涉及暴力的“口袋书”,以净化图书市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一做法属于对未

5、成年人实行()A.社会保护B.学校保护C.家庭保护D.司法保护12.作为未成年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A.把握尺度,适可而止B.敢于善于斗争,依法维权C.宽大为怀,私下了结D.以牙还牙,以毒攻毒13.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等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不道德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14.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明看见几个青年人把同学小刚四面围住,准备动手打人。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的最佳做法是()A.迅速召集本班男生,与这几个青年人搏斗,不让小刚同学吃亏B.不予理睬,小刚得罪了别人,他就应当自己承担责任C.及时

6、报告学校的老师或拨打电话“110”报警D.为了保护本班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独自同这些不法青年人拼死到底15.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除此以外,青少年还要加强自我保护,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小东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自称是父母的朋友,小东开了门B.小霞一人在家做作业,忽然听到有人在撬家门,小霞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C.小亭在放学路上,碰到不法分子的勒索,小亭不敢和家长与老师说D.小明到商场买鞋子,付钱后向老板索要发票16.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这种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该法实施后,酒后驾车的现象大为减少。这表明(

7、)A.社会生活的行为规则主要靠法律的力量来实现B.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力度更大一些C.法律可以代替社会舆论,强制人们做一切事情D.有法可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17.“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俗语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要防微杜渐自觉守法③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④要学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⑤守法最重要是遵守刑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18.2004年10月5日,7名农民工因包工头卷款逃跑,而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