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ID:43522281

大小:252.2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9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答案全---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

2、”,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2.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

3、成为共识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3.《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4.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法家

4、        D.黄老与儒家5.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A.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B.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C.完善了懦学的思想体系D.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6.表二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它表明两汉时期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17586次46.53%法观念法、刑4648次12.30%财富观念利、财、富4765次12.61%公平公正观念

5、均平4427次11.71%A.社会价值观儒学化      B.法家思想退出政治舞台C.商人政治势力强大      D.国家政权实现了平民化7.《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8.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

6、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A.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C.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9.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古者州有序,国有学,私有塾。文翁石室和白鹿洞书院作为不同时期地方办学的典型被载入中国史册。结合下图对其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两幅图体现了私学兴起②都以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内容③都作为当时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④都促进了儒

7、学的发展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0.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此材料最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11.韩愈在《

8、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孔子以是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矣。”当代学者据此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这是指韩愈()A.主张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B.主张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C.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D.鄙薄汉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